M型社會對教育之影響

撰文◎李謙(補教名師)


壹、前言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之後,除開啟知識經濟社會的新頁外,我國也逐漸轉型成為「M型社會」。
  所謂「M型社會」係指由日裔美籍學者大前研一於二○○六年在其《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一書中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其意謂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數位世界中,透過全球化,使得財富快速累積;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部分,產生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造成富人愈來愈富有,而窮人則愈來愈窮困,而中產階級的人們則逐漸喪失甚至淪落到窮人階級中。此外,大前研一教授也認為,在M型社會中具有以下之明顯特徵:非正式員工數增加,亦即約聘人員將會比正式員工來得多;產業的收入差距,亦即不同產業之間薪資差距愈來愈明顯,甚至同一產業中亦是如此;年功序主義的崩潰,亦即終生雇用制度將會予以崩解(劉錦秀、江裕真譯,2007)。由此可知,在M型社會下,原有科層緊密的組織結構將予以崩解,取而代之則是多元、彈性及具有足夠應變力的組織結構。

  事實上,我國也逐漸具有上述M型社會的各項特徵。除如臺灣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上物價指數),創下二十年來新高;臺灣的平均薪資年增率低於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另外,購併案愈多,人員被精簡的機會愈大,更多中產階級將被淘汰。當浪潮落下,臺灣的財富將被重新分配,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在這M型社會衝擊之下,我國教育亦連帶受其影響,如城鄉中,學生學習能力及學校品質、教師教學熱誠及知能,及大學學雜費及表現等,均將呈現明顯雙峰化或M型化,這些除了影響我國教育正常發展,也與教育機會均等及社會正義的精神相違背。是以,我國教育如何在M型社會當中尋找更具競爭力的利基,除教育成員意識覺醒、改革舊有心智模式、重建積極、創新的教育觀外,政府更應在教育改革等各項舉措上予以因應,俾使我國教育永續發展。

貳、M型社會對教育的衝擊
  在M型社會下不僅衝擊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等各層面外,而教育也不能倖免於外。而M型社會對整體教育實際衝擊甚廣。準此,爰針對M型社會對教育所帶來的衝擊分為兩大方面予以闡述。

一、弱勢族群受教育機會將更為弱勢
  大前研一教授在其《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一書中言及,要讓中下階層生活過得更好的途徑莫過於開放市場、放鬆管制(劉錦秀、江裕真譯,2007)。然而,教育並非一般資本主義市場,完全自由放任,尤其當M型社會形成後,弱勢族群將更明顯趨向於中下階層的區塊,無論是在升學、就學及日後就業過程中,將非常明顯成為弱勢社會階層,而教育原有角色則應扶助弱勢族群,促進社會流動,臻於「教育機會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及「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之鵠的,結果反而造成如包爾斯和金蒂斯(S. Bowles & H. Gintis)的社會再製理論(Social Reproduction),教育在為社會階級之間不平等現象,尋求合理的藉口,如同在M型社會中,位於上階層社會的孩子,仍是下一代的社會精英;從M型社會另一端低階層社會來的孩子,依然貧窮如故,造成所謂的符應原理(Correspondence Principle)(陳奎1998)。
  故為緩和M型社會對弱勢族群在教育上的衝擊,政府也採取以下之舉措及政策:如致力於偏遠地區的教育,像是教育優先區,以及除了提供完整國民義務教育外,現更擬延長國民受教育機會,像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等,甚至實施補償教育,在教育過程中,要使來自社會不利地位的學生接受均等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發展更為精緻卓愈化,並兼重社會正義
  我國大學數量目前約一六○幾間,綿密程度在世界上令人嘆為觀止。雖係如此,我國大學教育品質卻逐年下滑,除入學只有十八分即可考取大學,然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卻也是不斷升高。由此可知,我國大學教育品質發展及改革不能僅著墨在「量」的提昇,而應從「質」的改變予以著手。尤其在M型社會下,唯有有品質的產品才會受到顧客青睞,而大學教育亦是如此。故我國進來積極實施大學品質保證、彈性學雜費調整、大學法人化、產業合作及推動國際化等舉措,均皆為提昇大學教育品質,並讓畢業學生能順利在M型社會下覓得理想之職業。另外,在M型社會下,大學教育資源大多流向上位階級學生,而中下階級學生卻僅有少數資源,因而產生諸多問題。像係長期以來對於大學教育應重「教育機會均等」或符膺「教育市場化」(Education Marketization)均有各利弊得失。譬如全然實施教育機會均等,雖資源平均分配各校,但對於發展頂尖大學是有所限制,可是若全然實施教育市場化,雖可讓大學自主地發展,但對中下階層學生及家庭經濟負擔將會雪上加霜。而在M型社會底下,這兩大議題將會持續發酵,但無論傾向那一端,對高等教育之發展都不是益事。是以,唯有注重社會正義在大學教育上,無論各項獎補助費或經費挹注等,應依學校、學生等表現及所需覈實分配,另面對弱勢族群除經費補助外,亦可給予適當工作機會,如此才能避免教育機會均等及教育市場化所帶來紛爭,並可減少在M型社會下大學教育偏向極端所造成的窘境。

參、M型社會下重要的教育議題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在M型社會下對我國教育有不少衝擊。倘仔細檢視這些衝擊內容即可發現,其內容有諸多重要教育議題,其中如常態分班、教育優先區、外籍新移民子女教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及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等更是相當熱門。爰以下則針對前述議題,茲舉述若干犖犖大者,當可推知其餘。

一、常態編班政策
思考方向:
M型社會下,學校教育制度易受優勢階層所影響,如若欲落實教學正常化及教育機會均等,實施常態編班則係維持機會均等的重要舉措。
試題觀摩:
國民中小學「常態分班」與「分組學習」的內涵為何?試就教育部頒布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之精神,論如何透過行政上有效措施加以落實。
重要概念(李謙,2007;黃達,2006):
常態編班政策緣起:我國自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以降,國中教育由於在升學壓力之下,再加上諸多家長施予壓力,使得各種「能力編班」等情形依舊存在,故在九十三年九月一日國民教育法修正增訂第十二條第二項前段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年級應實施常態編班。」以確保每位學生均有其同等受教的機會。
實施常態編班政策的優缺點:
優點部分:發揮有教無類的精神;促進教學正常化;避免師生心裡的失衡;發展同儕互動的功能;增進校園的和諧氣氛;強化輔導的功能。
缺點部分:基本學歷測驗太偏重智育考試成績,校方及家長仍普遍存在以升學為唯一目標的偏差觀念;教師專業知能不足,無法有效地解決學生個別差異的學習問題;學校教學設備資源不足,無法解決常態編班實施後學生能力高低落差的問題;目前班級學生編制過多,教師因負荷過多無法對每位學生做妥善的照顧。
如何有效落實常態編班:
成立資源教室,實施個別化教學。
降低班級人數,減少因常態編班異質性高的組合會加重教師教學負擔的情形。
加強教師專業訓練,提昇專業素質,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
建立社區資源網路,以支持多元化的補救教學系統。
高中入學考試的簡明化及公平性,應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
加強輔導工作,宣導正確的教育理念,使家長明瞭應以子女學習能力作為選擇進路之參考。

二、教育優先區(Education Priority Area, EPA
思考方向:
偏遠地區教育向來較為弱勢,尤其在M型社會下,其弱勢程度將不言可喻。因此,我國自八十四年起實施教育優先區計畫迄今,即為補助文化及社會不力的弱勢地區教育,促使該地區文化及教育水平之提昇。
試題觀摩:
何謂「教育優先區」?其認定的「指標」包括那幾項?試舉述之。
教育優先區。
重要概念:
教育優先區的意義(陳奎1998;楊瑩,1994):教育優先區一詞首先出現於一九六七年的英國普勞頓報告書(The Powden Report)中。該報告書引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威斯曼(Stephen Wiseman)教授於曼徹斯特地區的一項研究,其指出:家庭環境是影響兒童學業成就之最主要因素,且兒童年級愈低,受環境影響愈大。因此,教育優先區指出,政府行政力量重新分配與運用教育經費或資源,使教育水準較為落後地區,得以獲得充分積極的支援,並輔導該地區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平衡城鄉差距,消除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現象。
教育優先區計畫之指標與補助項目:以教育部九十六年度公布教育優先區計畫為例(教育部,2006):
六項指標:
原住民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寄)親家庭、親子年齡差距過大之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國中學習弱勢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中途輟學率偏高之學校。
離島或偏遠交通不便之學校。
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例偏高之學校。
八大補助項目:
推展親職教育活動。
補助原住民及離島地區學校辦理學生學習輔導。
補助學校發展教育特色。
修繕離島或偏遠地區師生宿舍。
開辦國小附設幼稚園。
充實學校基本教學設備。
充實學童午餐設施。
發展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充實設備器材。
省思:教育優先區實施至今,雖然改善了不少教育所存在的地區性的發展不均問題,並且也給予弱勢族群的教育注入了活力。但是,在整體成效上,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政府提供的各項軟、硬體補助上是否有效的解決了教育優先區指標的問題?譬如在硬體設備補助方面,因為所涉及的補助項目包括:興建師生宿舍、學校社區化之活動場所、補助交通不便地區學校交通車,補助金額動輒百萬,甚至千萬,補助金額昂貴,姑且不論成效,只要補助一項,就會造成教育優先區成本的上揚,受補助的學校勢必減少,如此會造成有些須要補助的學校無法獲得,獨厚部分學生。或是有的申請項目只是在消化預算,報個書面的成果了事,是值得教育部加以重新檢討改進的。

三、外籍新移民子女教育
思考方向:
自少子女化以降,外籍新移民子女已成為我國教育重要支柱,這也凸顯我國已邁入多元文化的社會。然在M型社會下,這群外籍新移民子女卻更為弱勢,在經濟壓力之下,其子女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如何妥適給予外籍新移民子女最佳教育,正是教育行政單位努力方向。
試題觀摩:
「弱勢者教育」(Education for Disadvantaged)向為政府所重視。請檢視當前教育政策,分析教育主管機關推動實施「弱勢者教育」的具體作法,並研擬改進建議。
外籍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愈來愈受到重視。政府在研訂外籍新移民子女的教育政策時,應掌握那些重點?試析論之。
針對外籍配偶子女因為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所導致之學習落差,學校該如何進行補救教學?
重要概念(吳清山,2004;黃哲彬,2005):
外籍新移民子女教育所遭遇的問題:
匱乏育兒保健常識,造成子女身心發展缺陷:外籍配偶大多並無充足育兒保健常識,因而缺乏產前檢查,難以掌握胎兒健康情形,故可能造成將來孩童生理上的缺陷。
語言學習產生障礙,使得子女學習發展受限:當子女進入校園後,除了學習國語外,還要學習英語、鄉土語言等,造成外籍配偶欲教育自己子女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此使得子女學習發展上受限。
家庭經濟屬於弱勢,無法投入較多精神於子女教育:目前外籍配偶家庭,大多屬於經濟弱勢族群,因此平時均忙於生計,無暇教養子女,故對於參與學校親職教育活動,無法持續參與。
推動外籍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之具體作法:
辦理多元文化交流及教育成果展示活動:辦理外籍配偶家庭終身學習成果博覽會;辦理多元文化週的活動;辦理外國學生文化參訪交流活動。
辦理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規劃設立新移民學習中心;提供分級識字教育;研發外籍配偶教案及教材;提供家庭教育學習活動及親子閱讀活動;普及並深化外籍配偶學習管道;提供東南亞台商外籍配偶華語文學習管道;建立外籍配偶相關師資人才庫;進行跨國婚姻家庭調查研究及學術文化交流。
瞭解與傳承外籍配偶母國文化:培植外籍配偶母國文化傳承種子;辦理外籍配偶母國文化傳承教育活動。
設置外籍配偶教育專題網站:內容涵蓋外籍配偶相關政策、統計、措施、成果、教案教材發表、多元文化教材展演內容與相關網站連結等,亦可作為網路社群的討論區。
督導各縣(市)政府落實外籍配偶之教育服務:配合專案評鑑,訪查各縣市之中央補助款執行成效時,瞭解其外籍配偶推動成果,對於表現績優者,予以實質獎勵。

四、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思考方向:
審視我國國民教育現況,仍存在城鄉差距、良莠不齊、資源不均、升學壓力過重等問題,還有少子女化帶來的學生數下降的隱憂,尤其是近半數高中職校是私立,學費高出公立四倍以上,且就讀私校的學生多數來自中下階層的家庭,尤其在M型社會中更易形成社會階層化。然教育係具有打破階層化、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利器,故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則除係希望提昇國民素質、增進國家競爭力外,更重要係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試題觀摩:
試就十二年國教政策內涵包括學區劃分、明星(精英)高中、基測比重調整等議題,提出個人政策建議方案。
假設政府決定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試就教育行政的歷程與實質內涵,申論必要的配套措施。
重要概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主要內容(教育部,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共包括十二項子計畫與二十一項方案,其中與教育機會均等及社會正義有關內容,共有六項,分別是:
補助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縮短公私立學費負擔之差距。
高中職優質化。
調整高中職入學方式:包含如國中基測轉型、辦理產業特殊需求類科、偏遠地區高中職試辦免試入學及高中職發展特色,以利招生。建立質差學校退場機制:包含如辦理高中職校務評鑑,以及高中職輔導、轉型及退場作業。
推動大學支持高中職社區化:包含如大學增加名額受理各高中職學生,及提昇高中職學生申請就近升學大專校院比率。
學生生涯規劃與輔導:包含如落實國中與高中職學生生涯輔導、國中小學學生學習扶助方案,及補助辦理追蹤輔導與安置中輟生復學。
如何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因應M型社會帶來衝擊:(李謙,2007
採用補助學費方式,以解決教育財政之問題:為解決政府的財政負擔,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後三年以繳交基本學費的方式辦理。而公私立學校間學雜費之差異,短期內可以教育券的方式補助,並逐年調整政府負擔與學生學雜費之間的比率,如此不但能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亦能達成國民教育之實質意涵。
師資素質宜有效予以提昇,保障學生受教權益:師資培育多元化,至今卻少見政府進行品質管制工作,即使評鑑成績不佳,仍繼續增班招生的學校並不乏見。因此,政府應成立合理的退場機制,淘汰辦學績效不彰的師資培育中心,並可於教師資格檢定考試之科目中增設專業科目,以確保教師專業與專門知能的素質,有效因應實施十二年國教實施師資數量與素質的要求。
均衡化與優質化高中職教育,以減少政策制定阻力:教育部自九十學年度起推動高中職社區化實施計畫,主要目的係促進高中職教育多元化與社區化發展,均衡高中職的城鄉教育資源,建構適性發展的高中職教育。因此,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除賡續前揭計畫外,並併入實施計畫中,同時提出高中職優質化,即為提昇每所高中職均是優質學校,家長也不會再追逐明星高中,學生亦能就近就讀社區高中職。
補助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縮短公私立學費負擔之差距: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中提出補助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縮短公私立學費負擔之差距,並提出加強輔助經濟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補助方案,此將有助於學生就讀私立學校費用,亦降低家長經濟負擔。
建立質差學校退場機制,提高各高中職辦學績效: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中提出建立質差學校退場機制,並提出高中職校務評鑑及高中職輔導、轉型及退場等作業實施要點及方案,促使各高中職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並透過評鑑優劣作為補助經費、重點輔導,甚至退場等依據,屆時相信可淘汰辦學不良的高中職,激勵辦學績效良好的高中職持續成長茁壯。

五、高等教育品質保證
思考方向:
M型社會下,高等教育也呈現M型分配,如獲得教育部補助國際一流大學方案的學校則成為高優勢階層,至於教育改革之後所升格或新設學校因未獲得足夠經費補助則成為中下弱勢階層。屬於優勢階層學校享有諸多資源,但僅有少數學生所享有;然中下弱勢階層學校所獲得資源分配係最少,但其學生數卻是最多。因此,在M型社會底下,如何確保高等教育品質保證,並能兼顧教育機會均等及社會正義,實屬不易,但這是我國高等教育必經之途徑,同時也是須面對之挑戰。
試題觀摩:
教育計畫與人力發展的關係密切,臺灣地區大學數量近十多年來增設將近百所,大學部學生數量成長三倍,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中的考試分發錄取率竄升至今年度的96.28%,教育部預估明年可能出現百分之百的錄取率。試就人力需求規劃方法分析如何確保高技術及高知識產業發展所需人力資源的「量足」、「質精」,以及「彈性流通運用」,促使大學培育人才機制符合產業變動需求,進而提昇我國人力資本競爭優勢。
針對大學教育發展應朝向重視量的增加或質的提昇,您個人的看法如何?請引述相關學理加以論述之。
重要概念:
我國目前在高等教育品質保證項目戮力甚多。爰在M型社會下,列舉較為受到矚目之三個項目,茲予分述如表一:

表一 我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主要實施內容項目表
項目
實施內容
衍生問題
辦理大學評鑑
為加強推動大學評鑑工作,在94年底由教育部與各大學共同集資成立了「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將專責推動大學評鑑工作。其董事會之組成包括3個大學協會組織(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及私立技專校院協會)所推派之代表6人、教育部代表2人、經由經濟部所推薦之產業界代表34人,以及教育部根據學門領域評鑑專業所聘請之專家學者47人(陳德華,2006;評鑑中心,2007
主要部分:
評鑑之重點集中於課程規劃、教學實施、教學品質之管控
評鑑指標以質化之評鑑為主,量化之評鑑為輔
建立週期性之評鑑,所有大學每5年應接受1次評鑑
評鑑方式採學校先行自評。根據自評結果,由教育部透過評鑑中心或委託相關團體辦理實地訪評
實地訪評於每校訪評時間為45
評鑑以各系所為單位,結果分為通過、待觀察、未通過三等
為鼓勵與國際接軌,若學校相關系科已申請相關國際認證,並獲認可者得免接受評鑑
評鑑內容與標準:
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研究與專業表現
畢業生表現
評鑑目的及結果:
系所評鑑,旨在各大學系所持續品質改善、邁向卓愈之依據
評鑑結果將提交系所評鑑規劃委員會決議,並提交董事會通過報部核定後確認公布

評鑑成效有待時間考驗
評鑑標準欠缺學生入學指標
評鑑結果雖係朝向認可制的精神強化學校及系所自我改進能力,但評鑑仍不脫離經費補助,造成各校系所面臨的壓力也不難想像
推動一流大學
與頂尖研究
由教育部與國科會聯手擬定《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共同分攤總金額達130億元的經費補助款,其目標為5年內至少10個重點系所獲跨校研究中心排名亞洲第1名,10年內至少1所大學居全世界大學排名前100
除培養世界及一流大學外,該項計畫也包括:成立跨校、跨領域的大型研究中心、選擇社會所需要、具發展特色且國際競爭力的重點領域,作為優先辦理的項目
已使各大學「重研究、輕教學」的現象更趨嚴重
從卓愈計畫的補助可看出「重科技、輕人文」的現象更趨嚴重
世界大學排名莫衷一是,若以排名學術指標作為衡量大學品質的唯一依據,是否有失偏頗
過度區分等級或忽視重點學校,將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協助大學
推動國際化
教育部於2002年《提昇大學國際競爭力重點發展計畫》為具體措施之發韌;同年又提出《挑戰2008─推動國家發展重點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計畫─大學國際化》,包含:教學國際化、招收國際留學生、參加國際評鑑、與國外大學聯合開發課程或雙聯學制等

囿限於經費、人力、法令等因素,難以全面推動大學國際化
教育部及各大學欠缺國際化管控機制,學校未能精確掌握全校國際交流之數據資料
另各大專校院彼此間國際化腳步參差不齊,對我國國際化及國際接軌造成不小影響
(資料來源:修正自吳清山、王令宜,357-21

肆、結語
  在知識經濟與全球化時代中已儼然成為M型社會。而教育在M型社會中更是促進社會流動重要因素之一,更可為國家培養大量人才,以提昇國際競爭力(吳天方、費業勳,2007)。因此,在M型社會中所追求的人才是能以自己的力量思考、行動的自立型人才(劉錦秀、江裕真譯,2007)。學校組織則係培養人才之處,然因M型社會使得學校成為社會再製或文化再製場所,如此將會使得人才培育窄化,對國家長遠性發展甚為不利。是以,如何在追求卓愈品質教育過程中,亦能重視弱勢群體教育機會,並實踐社會正義,這也是我國教育在M型社會中尋找的新方向。



參考書目
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九十六年度(增訂版)(2007)。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取自:http://www.heeact.org.tw/
吳天方、費業勳(2007)。由人力資源提昇教育品質方案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941-60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研究。臺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王令宜(2007)。我國大學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7年。教育資料集刊351-28
李謙(2007)。教育行政主題式申論題庫QA。臺北:志光。
李謙(2007)。解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明星高中」存廢之問題。教育趨勢導報2586-92
教育部(2006)。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96年度)。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7)。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國民的權利,國家的義務。臺北:作者。
陳奎(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德華(2006)。大學評鑑制度之改進方案。高教簡訊1792-3
黃哲彬(2005)。析論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教育趨勢導報1715-22
黃達(2006)。教育改革十年研析:教育政策篇。教育趨勢導報18127-141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師大書苑。
劉錦秀、江裕真譯,大前研一原著(2007)。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臺北:商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