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學派及其在教學上之應用

撰文◎陳啟榮


壹、前言
  人從出生之後便一直在學習,學習可說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務。基於此,心理學中的行為學派提出許多學習理論,其終極目的乃是希望能提高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效。以下先說明學習的涵義:學習(Learning)乃是個體因為經驗(Experience)或練習(  Practice)而使其「行為表現」(Behavior Performance)或「行為潛勢」(  Behavioral Potential)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張春興,1998a;張春興、林清山,1990;陳密桃,1996)。而行為潛勢是隱而不顯,還不能在行為上表現出來。本文共分二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行為學派的教育理論;第二部分論述行為學派的教育理論在實際教育情境之應用。

  希望就由本文的提出,能讓教育工作者對於行為學派所主張的學習理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將其優點保留,改進其缺點,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與效能。

貳、行為學派
  經驗主義認為,人類的知識乃是完全來自後天在生存環境中所學得的經驗,學得的經驗構成觀念,再經過聯想,就變成知識;在哲學心理學上,稱之為「聯想心理學」(Association Psychology)。發展到十九世紀演變成科學心理學的「聯結主義」(Connectionism)。而聯結主義不再強調觀念間的聯想,而是主張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後來,有系統的解釋刺激與反應之間如何聯結的理論,即是行為學派的主張(張春興,1998b)。職此之故,按照行為學派的論點,學習是習慣的形成;在學習歷程中,個體習得的是外顯的行為習慣,是屬於行動的部分(陳密桃,199680)。

一、桑代克(Thorndike)─嘗試錯誤學習(Trial and Error Learning
實驗:餓貓走迷籠(Puzzle Box)實驗。
發現:個體行為乃是由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去除失敗動作,將成功動作繼續保留。而在嘗試錯誤學習的歷程中,某一反應之所以能夠和某一個刺激發生聯結,乃是因為該反應(觸及機關)可以獲得滿意的效果(出籠吃食)。
同元素說:指一個好的學習遷移必然有共同元素存在。
學習三律:
效果律(Law of Effect):係指個體的反應帶來滿足的效果,此一效果就是報酬或獎賞,此乃嘗試錯誤學習能否建立的基本原則。
練習律(Law of Practice):是指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隨練習次數的增多而加強。
準備律(Law of Readiness):係為個體在準備反應的身心狀態。刺激與反應間的聯結,隨個體本身準備狀態而異。

二、巴夫洛夫(Pavlov)─古典制約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al Learning
實驗:食物與狗分泌唾液實驗。
發現:把原本無關的「條件刺激」(鈴聲)加入實驗過程中,經過多次與「無條件刺激」(食物)配對出現後,雖單獨出現條件刺激,但也可引發「無條件反應」(分泌唾液)出來。
【古典制約學習實驗】
制約前
1
UCS(食物)----------à UCR(唾液分泌)
2
CS(鈴聲) ----------à  引起注意,但無唾液分泌
制約中
3
CS(鈴聲) ----------à
UCS(食物)----------à
UCR(唾液分泌)
制約後
4
CS(鈴聲) ----------à  CR(唾液分泌)
資料來源:張春興(1998b)。現代心理學,p224

古典制約學習的現象:
類化(Generalization):與制約刺激性質類似之其他刺激,不須經過制約學習歷程,即可引起同樣的制約反應。
辨別(Discrimination):類化是有限制的,刺激的差別過大時,個體將會選擇不向它反應。
消弱(Extinction):刺激反應間發生聯結之後,如增強停止,則制約反應之強度將逐漸減低,最後終將停止反應。
自發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指當制約反應被消弱後,隔一段時間倘若再出現制約刺激,個體又會出現制約反應。
高層次制約(Higher Order Conditioning):指當古典制約完成後,如將另一新的刺激與原來的制約刺激配對出現多次後,新的刺激也能夠引發個體原來的制約反應。

三、史金納(Skinner)─操作制約學習(Operant  Conditioning Learning
實驗:白鼠壓桿實驗。
發現:從個體的許多反應中,選擇在某一反應出現後給予增強刺激,使該反應經此強化而固定的一種學習。
增強物(Reinforcer):個體在學習情境中,因偶然出現某種反應,反應後帶來滿意結果,該結果稱之。
增強、強化(Reinforcement):因增強物的適時出現,增加個體之後在同樣情境下重複表現該反應的機率,這表示增強物對個體的反應產生了加強作用。
增強物與相對的增強作用有以下四種類型:
原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與原增強(Primary Reinforcement):前者指直接滿足個體需求的刺激物(如食物);後者指由「原增強物」的出現對反應所產生的強化作用。
次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與次增強(Secondary Reinforcement):前者是經學習而間接使個體滿足的刺激物(如獎品、金錢);而後者指次增強物的出現對反應所產生的強化作用。
正增強物(Positive Reinforcer)與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凡個體反應後帶來的刺激物能強化該反應者,該刺激物即稱正增強物。而正增強,係指由正增強物的出現對個體反應所產生的強化作用。
負增強物(Negative Reinforcer)與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凡個體反應能使厭惡性刺激物停止,因而強化該反應者,該刺激物即是負增強物。而負增強,係指由於負增強物的消失對個體反應所產生的強化作用。
增強物的安排有以下四種:
立即增強(Immediate Reinforcement):係指當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出來,馬上給予增強物的措施。
延宕增強(Delay Reinforcement):指當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出來,經過一段時間後再給予增強物的措施。
連續增強(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只要個體表現出正確反應,均給予增強物的措施。
間歇增強(Partial Reinforcement):僅選擇個體表現出部分的正確反應,給予增強物的措施。而間歇增強四種類型:

時距
比率
固定
固定時距
固定比率
變動
變動時距
變動比率
固定時距(Fixed-Interval):每隔一段固定時間,給予增強。例如:每月薪津。
變動時距(Variable-Interval):每次時間不固定,給予增強。例如:績效獎金。
固定比率(Fixed-Ratio):每隔一段固定次數,給予增強。例如:按件計酬。
變動比率(Variable-Ratio):每次隔多少次數並不固定,給予增強。例如:年終大抽獎。
行為塑造(Behavior Shaping):指將所欲訓練行為的各個細節均予以細分並排定步驟,之後經由差別增強的方式,對個體出現適切性時及時給予增強,對無關的行為則使其消弱;連續漸進,最後形成複雜的行為反應。此種學習方法又稱之為「連續漸進法」(Method of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Skinner理論的缺失:(朱敬先,1999;吳幸宜譯,1994
對於複雜情境而言,此理論仍然未臻完整。
對於複雜行為來說,反應頻率不足以作為評量學習的指標。
學習若只靠直接經驗,其效果是有限的。
學習不完全是在控制情境下自動產生的。
Skinner理論的貢獻:(吳幸宜譯,1994
以行為的觀點來分析狀態,例如:對「動機」與「準備度」之分析。
分析教室中嫌惡控制之運用,以及教室內互動之情況。
個別教學材料之運用,諸如:教學機與電腦。

參、在教學上之應用
一、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PI
意義:係指將教材內容經過分析後,按其邏輯順序排成一個序列,再將教材逐一呈現給學習者。這種教學方法是由制約學習理論中所發展出來的,其基本構想乃是將教材內容詳加分析,分化成很多小單元之後,在各單元之間找出它們間的相互層次關係,然後再加以組織,按照由簡而繁、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就像階梯一樣循序漸進,最後達到所設定的教學目標。
優點:(朱敬先,1999;陳密桃,1996;溫世頌,1997
符合個別化教學的原則:能讓學生依照個人之興趣、需要與能力自由的學習,可以適應學生彼此間的個別差異。
構成積極性的學習情境:編序教學不是由教師講解而學生被動背誦的教學方式,而是由學生主動閱讀與學習,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
改進教材組織,協助學生學習:把教材分成許多細項,依照邏輯順序編排,使學生對學習感到非常便利。
學習困難的發現與輔導易於配合:    當學生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時,教師可以立即進行補救教學,並輔導學生進行下一階段學習。
限制:(陳密桃,1996)教材編制困難:要編制一份編序教學的教材,在實務上並不容易,必須由學科專家、課程專家、測驗專家、學習心理學專家及有經驗的教師來共同為之。
無法達成情意目標:學生面對冷冰冰的教學機時,對於學習態度、情意方面的陶冶並無法顧及。
不易兼顧教育社會功能:編序教學較偏重學生的個性適應,但是對於學生的群性培育方面較為欠缺。是以,無法兼顧教育的社會功能。

二、凱勒計畫(Keller Plan
意義:又稱「個人化教學法」(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PSI)。是指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個別差異為基礎,教材的設計及教學後的成績考核均需配合學生的能力與需要,學好才考試。
特點:(陳密桃,1996
學生自我控速:允許學生依其性向、能力、時間以及其他條件去決定自己的學習進度。
立即回饋:當學生學習後,便可立即獲得其成績表現。
循序漸進:學生需要在前一單元通過後,才能夠繼續下一單元的學習。
適應個別差異:能力較好者可以加速學習;能力較差者也能夠慢慢學習。
限制:
適用學科受限:需要做實驗與藝能的科目,較不適用此種方法。
不適消極被動學生:凱勒計畫對於積極主動的學生較適用;至於消極被動的學生則較不適用。
偏重考試,忽略學習目標:考試是凱勒計畫的主要活動,但考試次數佔用太多時間,會壓縮到學習的時間,也可能流於填鴨式的背誦學習。

肆、結語
  行為學派的教育理論的確對於我們當前的教育做出重大的貢獻,尤其是在技能動作的學習方面,然而其對於人格塑造與情意陶冶方面卻是毫無作用。是以,我們除了運用行為學派的教育觀點之外,還得參酌人本學派有關人格與情意方面的論點,擷取各種教育心理學派的功效,如此一來,相信我們的教育發展一定能百花齊放。



參考書目
朱敬先(1999)。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吳幸宜譯(1994)。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臺北:心理。
張春興(1998a)。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8b)。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0)。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陳密桃(1996)。行為取向的學習。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頁135-164)。臺北:五南。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