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管理與營造對學校行政運作之啟示

撰文◎李欣潔(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研究所)


壹、前言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降臨及全球環境的快速變動,現今追求創新已成為企業界生存且致勝的不二法門。學校組織如同企業組織,正面臨高度競爭的環境,亦逐漸喪失其結構鬆散的組織特性,再加上近來少子化造成學校經營形態丕變,且同時面臨教育經費緊縮、教師專業自主權提昇及家長教育選擇權的重視等問題,均使得學校經營亦需有革新之思維與態度,才能因應環境衝擊。近來企業高度提倡創新管理與營造,產生許多見解與實務經驗,對於學校組織亦可產生效法與學習借鏡。是以,本文旨在透過創新管理與營造之相關概念之分析,提出學校行政推動創新管理與營造之途徑,做為學校具體推動與落實之參考。


貳、創新管理與營造之相關概念
請注意創新定義、創新管理意義、創新營造策略及推動架構,方能在名詞釋義或申論題型中有效作答。
一、創新管理的意涵
  創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是一個複合性的概念,涵蓋創新與管理等廣泛而豐富的內涵,迄今並沒有一個通盤且一致之定義。國內外學者專家對創新管理提出見解頗多,學者專家因不同的組織情境、文化,甚或不同的研究向度而給予不同的定義。如學者Wolfe1994)所言,在「創新管理」的研究文獻中,幾乎所有的研究結果都不一致。因此,本文先從創新予以闡明,並清楚界定,進一步再分析創新營造及創新管理與營造的推動架構。
何謂創新:
創新(Innovation)的觀念最早係由Schumpeter在一九三○年代以企業觀點提出,他列舉五個創新的途徑:引進新的產品;採用新的生產方法;開闢新市場;獲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來源;實行新的組織模式。Schumpeter更主張「先有發明(Invention),後有創新」,這個觀念對後來學者研究創新有深遠的影響。創新一詞在英文字面上的意義,具有「變革」(Change)的意思,亦即將新的觀念或想法應用於技術、產品、服務等之上(盧俊成,2008)。Tang1998)將創新定義為:「運用新點子以達有利目的的過程。」Robbins Coulter2002)則將創新定義為:「採用新點子,並將其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技術的過程。」而Certo2003)亦將創新界定為:「採取有用的點子,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法的過程。」(引自:黃哲彬、洪湘婷,2008P.1
綜合上述觀點,創新的範疇小至個人的新觀念,大至組織的改革。創新的來源可能來自個人與組織本身,也可從外界引入,創新的內涵不僅包括創造的概念,同時涵蓋了觀念的發展與落實。
創新管理的意義:
創新管理承接了創新的意涵,意即組織領導者在時代變遷中擁有求新求變的思維,能夠轉化傳統管理為創意的組織運作,透過計畫、執行、考核的歷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持學校組織的創新活動,以促進學校創新價值與效能。現今,不管營利或非營利組織都面臨創新的急迫性,因為「不創新即滅亡(Innovate or Die)」已是大家公認的殘酷現實;然而,組織對創新必須付出大量的努力,且創新耗時相當長,並需要多項專業的組合(包括重大的市場決策),也須運用尖端的科技;而創新的結果衝擊很大,但也充滿不確定和焦慮性。實務上,創新牽涉到人、智識、想像力和金錢誘因等,組織可選擇現在就進行創新,或面臨將來付出更高的代價。對領導人或高階主管而言,創新並非靠機會而是一種選擇,亦是感性與理性的平衡、發想與先備知識的融合(盧俊成,2008)。
創新管理概念萌生於一九八○及一九九○年代初期,這些創新方案從汽車業、電子業、電腦業開始,逐漸普及到每個行業(天下雜誌,2002)。一般對於創新管理定義多為組織管理者藉由創意環境的建置和成員參與的對話,引發組織成員進行知識創新、技術更新、產品轉化的過程,並針對未來組織可能面臨的問題,激發組織成員願意突破現狀及願意接受挑戰的能力,並透過一套適切而新穎的文化形塑,以新思惟、新方法,追求組織得以永續的經營發展,且依此定義提出創新管理具有五項特性,分別是:應以創意環境的設置為先;係一種集體參與對話的結果;係一種突破現狀、挑戰現況的管理過程;組織創新文化的形成有賴於創新管理的產生;目的是為了求得組織的永續發展(曾淑賢,無日期)。
此外,黃哲彬與洪湘婷(2007)認為,所謂創新管理,係指組織領導者除應先有其創意的理念,更應積極建制各種有助於創新的環境,諸如:成員共同參與決策、形塑無宰制溝通對話情境、激發成員創新潛能的機會等,進而塑造創新、優越的組織文化,才能夠提昇組織整體競爭優勢,如此才能維繫組織永續不墜之地位。另外,從吳松齡(2005)於《創新管理》一書所涵蓋的主題,可知創新管理的內容包括:策略創新、流程創新、行銷創新、科技創新及創新文化的培養等。而劉世南(2005)認為,不論是基礎的學術研究或是企業推動的實際操作,皆應掌握創新管理所涉及之智慧工程的知識鏈,以及跨越多層組織的複合機制。其次,他亦提及,高層管理領導風格是啟動與貫徹組織學習的核心創新管理者;創新管理的特徵在於超越過去的經驗與知識,一項前瞻創新技術的研發,無法由過去相類似的技術研發之生命週期與技術風險,作為技術預測與技術發展策略的本質依據,此即突破性創新的概念(張明輝,無日期)。
  綜合上述觀點,創新領導之領導者須具備創新理念,營造積極創新的組織文化及組織環境,鼓勵組織成員全面參與組織決策,藉以激發成員創新潛能的機會,有利組織提昇整體的競爭優勢,藉以達成組織永續發展之目標。

二、創新營造的策略
  有了創新的理念,如何配合環境與氛圍營造,亦是組織創新推動良窳的關鍵。以下分從推動原則、個人創新思想的提供與培養、團體創新模式與思考行為的培養三部分分別論述之(葉維輝,2008):
推動原則:
創新管理推動時,有幾項基本原則是必須掌握的,茲述如下:
勇於突破原則:組織內部從上到下都應摒除保守、被動的心態,勇於嘗試創新的服務方式,或改變傳統的作業模式,以求業務的改善與精進。單位主管對於組織之創新行為應給予正增強,營造良好之氣氛。
全面參與原則:除了獲得單位主管的支持外,亦需組織內部各部門及所有成員的配合,才有成功的創新服務的推動。另對於組織內較為年長或排斥創新之成員,應循序漸進,避免強制規定。
溝通協調原則:各種創新方案之提出,皆需要組織的經費及人力的支持,也有可能要在作業程序上作必要程度的調整。為了避免調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衝擊,方案提出者應同時研擬配套方式,並充分建立溝通的管道,以利方案執行。
激勵支持原則:主管對員工的激勵與支持是員工創新構想提出的重要因素,提出後,主管亦應給予人力、物力及經費的支持,協助進行部門之間的溝通,以使創新構想得以推展並落實。
經濟效益原則:創新服務措施的推行必須考慮成本效益,不僅是商業機構,即使是政府機關,也皆需考量組織可投入人力、物力及財力,並進行成本效益評估,以達資源投入的效率及效能。
個人創新思想的提供與培養:
養成創造性思考的習慣:習慣從相反的方向看待問題,嘗試思考或詢問「如果不如此會怎樣?」「有否不同的做法?」「有沒有可以突破或更新的地方?」
累積記憶與經驗:記憶是創新的重要源頭,讓自己置身於多重差異的生活經歷中,分享別人所面臨的問題,藉由自己的經歷和他人的經歷來豐富並累積自己的記憶與經驗。生活經歷愈豐富的人,通常較容易接受創新的東西,自己也更會有創新的可能性。
創新不必然追求完美:推動創新切勿苛求完美或絕對的成功,創新係一種態度與思維,而任何事物的開創必然跟既存的關連及邏輯不甚相容,甚至產生衝突以致引發困擾與重整。倘一昧抱持著兼顧和樂與歡喜狀況下擁抱新局面,通常迎接而來的將是失敗。推動創新除為態度及思維外,仍須自成本與效益中計算損益平衡點,並依評估的結果給予足夠的溝通與適應時間。
應鼓勵置身多元與自由之環境:身處約束禁錮環境久的人,思想自然地會被狹隘所制約,對所有的事務也會有層層的偏見與誤解。跨越文化、族群、宗教信仰的經歷,經常能解放人心,也幫助人對世界有進一步的認識。因此,嘗試解開心靈的枷鎖,藉由旅遊、宗教與服務讓生活有所變化,都是創意的來源。
團體創新模式與思考行為的培養:
改變制式與僵化的習慣與規定:在營造創新的表現中,不僅個人方面需有多元、自由的環境,一個期待維持創新的團體也一樣要提供自由與活潑的環境,才能培養出充滿創意的成員。讓組織從制式與階級權威中釋放,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勇於從僵化的體制中謀求突破與創新。
編組創新團隊:創新團隊的組成須所有相關創新發展的部門成員參與,而且避免僅由層級最低或是資歷淺的員工做規劃與執行。創新的規劃與運作一定要以高階主管為主要成員,透過單位主管身體力行,方能風行草偃,達成預期目標。
建構良善環境與平台:自由與開發的空間是塑造創新思維的關鍵。是故,團體中推動創新管理與營造,務必給予成員表達意見的自由度與安全感,允許並保護與原組織成員或與多數人有不同觀點、背景和經驗的人,並維護個人引進新觀念的自由,使其不致遭受批判或否定。一個良善創新平台同時需兼具二個學習系統,一為內部系統,該運作目的是在推動和促成內部的跨部門學習以及訓練;另一為外部系統,則是讓所屬的組織成員,尤其是創新小組的成員,能夠在組織的規劃與推薦下獲得跨領域的學習與經驗,拓展成員的多樣性視野與深度。

三、創新管理與營造的推動架構
  一般組織的創新管理與營造常涉及創新活動的影響因素,而這些因素彼此間也相互影響,包括:組織領導、組織氛圍、管理程序與相關資源等(如圖一),以下分述(盧俊成,2008):


 
  



【圖一 創新管理與營造推動架構圖】
資料來源:盧俊成(2008

組織領導:
任何組織的創新活動,最具關鍵與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領導人的觀念與態度。領導人對組織創新是否有正面的鼓勵、允許自由地創新與創意提案等,都會決定組織進行創新管理的策略與方向。組織要能夠持續不斷地開創突破、創新事業,必須培養出能夠進行突破性創新的行政主管。吳松齡(2005)曾指出,突破性創新主管應具備下列能力:行政主管必須帶頭參與創新,並講究授權管理;行政主管須維持高績效的創新;行政主管應該在流程中創造啟動成長引擎。另一方面,領導者也必須打破現有組織文化對創新的侷限,此即文化的枷鎖。文化枷鎖使組織面對明確的市場威脅時也無法改變企業文化,或是難以回應市場;文化枷鎖導因於組織無形架構的凝滯,使領導人的決策能力、控管系統與心態模式逐漸僵化,而窒礙組織創新的能力。
組織氛圍:
組織是由一群人所組合而成的,彼此間因任務分工與協調會營造出在工作、合作與決策上的默契,此為組織氛圍。創新的最小單位是個人,許多創新理論最終都回歸到個人的創造力。心理學者Amabile認為,任何人都可以有創造力,而創造力可以幫助每個人工作與生活得更好,透過環境脈絡的營造,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創造力表現。Amabile具體歸納出八大項對個人的創造力有影響的組織環境因素,其中六項是正面因素,兩項是負面因素。有利組織創造力的因素包括:組織鼓勵創新、直屬主管鼓勵創新、工作團隊支持、給予員工足夠資源進行創新、具挑戰性的工作、自由;不利於組織創造力的因素有兩項,分別是:組織對創新的阻礙、過度負荷的工作壓力(王美雅,2005)。
管理程序:
創新管理的落實需要管理程序的配合,才不會淪於脫韁的野馬造成管理失控。組織創新與管理程序的配合使得創新有了系統性與目的性,也使得創新過程具備文件記錄與儲存的功能,一方面可形成組織知識的記憶(Organizationalmemory),另一方面也讓創新的績效可供考評,如此可使創新管理有制度性與流程控管性。目前,高科技公司都非常重視研發創新,並把創新的成果申請為智慧財產權,此一過程就是一套嚴謹的管理程序。本質上,創新管理就是組織創新管理的程序,也是創新管理的執行面議題,強調落實才有執行力可言。
相關資源:
組織創新活動是需要相關資源的支持與投入的,例如:優秀的人才、資金、專業知識、人脈關係等,均關係到創新管理的成功與否。尤其,優秀的人才可說是組織創新的先決條件,人才團隊對組織創新的貢獻是與人才的獲得、任用、培育與留任息息相關;正如微軟總裁比爾蓋茲所說:「我最重要的工作是聘任優秀的人才。」而星巴克執行長休茲也說:「聘任比你聰明的人,然後不要擋住他們的路。」進入知識經濟將是以人才為主的競爭關鍵,而創新管理更是以人才為核心。另外,資金也是創新管理不可或缺的因素,資金不但是創新的薪火,也是鼓勵與獎勵員工創新的實質誘因,畢竟缺少資源會使組織的創新功虧一簣。

參、學校行政推動創新管理與營造之途徑
請詳記學校行政推動創新管理與營造之途徑,方能在考古題型的相關題目中具體論述。
  學校行政創新的推動是學校創新管理與營造實施成功與否之重要關鍵,畢竟組織變革最重要的因素在於人,而在學校組織中,行政作業扮演著學校同仁間互動之重要橋樑。是以,以下將從標準化、電腦化、紫牛化、創意化、資訊化、資源化、企業化等七角度(如圖二)來提供學校行政推動創新管理與營造的作法,以供學校實施與推動之參考(張仁家、陳雅惠,2008)。
學校行政創新標準化:
雖然學校行政人員的工作穩定性較一般企業高,然而學校擴編或變革導致人員調動或工作輪替時,將使得學校行政工作無法持續維持正常運作。是以標準化作業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將有助於組織內工作同仁能夠有所依循與規範,藉以提昇工作效率與效能。因此,學校如將行政工作的內容及實際運作的流程標準化,則可望有效降低人事異動所帶來的不便,充分發揮知識管理的功能(張明輝,2001)。 

 
  


【圖二 學校行政創新管理與營造推動途徑架構圖】
資料來源:張仁家、陳雅惠(2008

學校行政創新電腦化:
學校行政組織中,網路科技在行政事務的運用上已有日趨普遍的現象。諸如:校務系統、課表查詢系統、師生資訊系統、學生選課系統、教學評量等,使得學校整體行政效能得以大幅提昇(張明輝,2001)。近來,RFID(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之應用,在國內外正迅速地推展、蔓延,透過RFID自動化系統之應用,可達到省人化、省時化和省力化,另外也可儲存相關資料,以提供作業管理與相關決策分析,近來部分學校已開始採用該項技術作為校園行動數位化與校園資源整合的推動工具。
學校行政創新紫牛化:
國際行銷大師高汀(Godin)提出的一個革命性商品行銷概念。原理是:世界上讓人一看即忘的無趣商品太多,就像牧場上到處都是的黑白乳牛一樣,如果要讓你的商品闖出名氣,就要想辦法讓它夠顯著(Remarkable),像一群乳牛中,唯一閃亮的紫牛才會引起市場的注意與討論。換言之「紫牛」(Purple Cow)是創新的概念、思惟與行動,可以使產品「卓越非凡」(Remarkable),顯著而引人注意。學校應結合行政人員的專才,配合學校既有的特色與資源,進一步結合當地社區及產業特色,以創造出各校獨有的「行政紫牛」。
學校行政創新創意化:
產生創新的源頭則是「創意」(Creative Idea),其來自於自發式與觸發式。要創造一個能不斷創新的優勢,就必須擁有習慣於創新的個人與團體。因此創造形塑一個有效誘發與激勵創意的「創新機制」之環境與氣氛,是學校行政組織應致力的目標(吳思華,2003)。創意點子是創新的活水源頭,也是創新的的動力,沒有創意點子,創新將流於空談、不切實際(陳今珍,2004)。因此學校應積極鼓勵成員勇於接受創意思考課程,觸動自發性的機會,另配合組織間團體成員的相互激勵,創造出觸發式的空間與可能性。
學校行政創新資訊化: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電腦已成為學校行政管理所必需的工具,學校行政中的許多事項均可運用電腦處理,以節省人力。此外,學校行政人員亦可透過終端機的資料顯示,有效掌握校務現況資料,以提供學校行政決定的正確參考資料。因此,學校應培養行政人員「資訊再資訊化」的觀念與技能,利用e化管理增進學校教育人員彼此間的互動與溝通,同時建立正確的資訊運用態度,包括:如何蒐集資訊、運用資訊、轉化資訊,及如何創造資訊等。
學校行政創新資源化:
由於我國教育體制,學校多屬於公部門,受到預算的編列,常有設備重覆購置與無成本效益考量思維。而組織推動創新,必須有經費資源的投入。是以,學校行政創新可在資源配置上建構長遠之願景,訂定短期、中期與長期之計畫,逐步達成,打破以往消耗預算之陋習。
學校行政創新企業化:
長久以來,學校被視為一結構鬆散組織,原因在於其不受組織經營績效及唯才適用的企業模式。惟近年學校受少子化之影響,學校的存亡與否得藉由績效來取得社會大眾信任。是以,企業中近來的目標管理、績效評估、品質管理、策略聯盟等研究與資訊,均可做為學校經營的取材,讓企業的組織發展觀點結合學校經營所需,創造新的學校行政創新思維與策略。
  除了學校行政透過上述途徑推動創新營造外,在中小學階段亦可帶動,藉此帶動學校環境與班級之創新經營,如下頁表一為二○○五年獲得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之東山國中的創新管理與營造應用於學校行政與環境及班級間經營的行動方案,實可作為中小學推動之參考與學習。

肆、結語
  古語曾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正說明組織欲永續經營、基業長青,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不斷地「創新」。近年教育受到環境快速變遷,傳統學校經營思維已無法抵擋時代的洪流,學校唯有重視並實踐「創新管理與營造」,方得保障學校未來的進步及發展,同時亦可提昇學校競爭力。總之,邁向創新管理與營造的學校經營方式,勢必成為學校組織未來發展之重要方針,亟待組織成員共同努力,創造嶄新的新時代教育環境。



參考書目
王美雅(2005)。打開創新黑盒子─不可不知的五大創新理論。經理人月刊75664
吳思華(2003)。知識臺灣與創造力教育。文教基金會會訊回饋67210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200893日,取自:http://www.edu. ndhu.edu.tw/note/notebook/92-2/sch2_(04)930410.pdf
吳松齡(2005)。創新管理。臺北市:五南。
陳金珍(2008)。學校本位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清皇(2002)。創新管理在國民小學校務經營的意涵。教師天地1173242
張明輝(2001)。知識經濟與學校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411012
張明輝(無日期)。創新管理與行校經營200897日,取自:http://web.ed.ntnu. edu.tw/~minfei/artical/innovationandschoolmanagement.pdf
張仁家、陳雅惠(2008)。創意校園的營造─談學校行政創新之途徑。研習資訊雙月刊254),119122
黃哲彬、洪湘婷(2008)。創新管理與學校創新經營200895日,取自:http://web.nutn.edu.tw/gac760/new/vt/01/8.doc
曾淑賢(無日期)。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與創新管理之探討200895日,取自: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download/eresource/tplpub_periodical/
  articles/2403/240305.pdf
葉維輝(2008)。創新管理與創新營造。研習論壇月刊881827
劉世南(2005)。劉副教授序,載於吳松齡(2005)。創新管理。臺北市:五南。
盧俊成(2008)。創新管理的意涵與組織創新管理之急迫性。研習論壇月刊881017
Wolfe,R.A. (1994),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Review, Critique and Suggested Research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1(3), 405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