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教學中認知與情意的平衡

撰文◎蘇盟惠(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


摘要
  本篇文章旨在闡述東西方教育哲學家的信念。我們主張教師可以在教室裡同時扮演著諮商員的角色以處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及情意問題。本文更進一步主張,學科教學(例如:英語教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認知及情意的成長,不僅是目的而且也是一種手段。本文亦舉出實例來說明教師如何在教室裡讓學生的認知與情意產生平衡。

多元智慧、語言教師、認知成長、情意成長、諮商員、教師、認知負荷量、教學中認知與情意的交互作用。
  中國唐朝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及思想家韓愈(西元前768824)在其《師說》一文開宗明義寫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段文字指出,教師除了傳達知識給學生,提供學生專業技術及豐富其問題解決能力之外,尚須解決學生在認知及相關的情意(affective)問題。當全球的教學和學習只專注於知識之傳遞時,學業上表現優秀的學生仍須面對學習、情意或日常生活適應的問題。如同Howard Gardner(嘉德納)(1991)指出,目前多數的在學學生,許多在頂尖學校裡的優秀學生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展現出相當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這種學科科目的理解力對成功的學習而言是重要的,可幫助學生專業生涯發展和解決日常問題。由韓愈的觀點來看,傳達知識只是教學的第一步,其後必跟隨著學生對知識全面理解的有效認知過程,經由此過程,學生可體驗、激發或是沉浸於知識的鑑賞,如此他們就可以轉換知識擴及至全人及日常生活中。因此,作為一個教授課程的教學者/教師,只聚焦於知識本身而忽略其他部分,終將阻礙學生全面性的發展與適應。

一、學科教學,是手段而非目的
  如同法國教育家Michel Eyguem DeMontaigue所述,孩子在學校所學習的每樣事物可能會遺忘,但教育的影響力仍會繼續存在。也就是說,學生可能不會記得數學課的方程式,但會有邏輯的處理日常事務與生活問題;學生可能不會記得課堂上的語言句法規則,但他們會在社會情境中瞭解什麼時候和如何去溝通不同的想法;學生可能不會記得任何歷史課上提到像是大屠殺的歷史事件,但他們會從不同的角度與觀點瞭解現今的事件,並用有深度、最少的偏見來分析它們;學生也許不記得課堂上任何心理學原則,但他們會用適當的辨別力處理日常問題。所以不管是那一個學科,教學最終的目標是使學生透過科目學習,能更有效處理他們生活中的問題或精進其專業發展。因此教學者在課堂上所做的不再侷限於教導知識,而是學生個人的生活、興趣與抱負等,全部涵蓋在教學設計中。學生日常生活的情意部分可以包含由生理病痛、家庭衝突、人際關係、經濟困難到學業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會直接顯示其與學科知識的關係,但潛在的要素或機制卻有許多共通之處。所以不同科目的教學者/教師應要視所教的科目為一種媒介或工具,以其所潛藏的機制整合所教科目的內容,這將有助於學生調適不同生活的情境。這並非意味著教學者/教師在課堂上需額外花時間心力,在教導科目之外特別處理學生的情意問題,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用與所教課程科目有關的隱喻或類比,向學生展示學科知識本身與學生生活情境兩者間的關係。

二、透過隱喻與類比多元呈現
  主題或學科多元呈現(音樂、數學、空間、動覺、內省、人際及語文)的使用並不只是幫助學習者發展不同的智能(以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為基礎),而是指增強及深化對主題的理解。例如:在語言課上講授一首詩,假如以數學的方式指導(透過方程式注意詩的內容),學習者的語言智能被詩中的數學意涵激發的同時,能更有助於學生數學的智能。由這樣的觀點可知,此種呈現方式也可以應用至其他課程科目及任何智能中。此外,這種呈現方式應置於生活情境中,使得教學者也是諮商者。透過這樣的連結,學生不但可以瞭解學科的主題,同時也能獲得生活情境中問題解決的啟示,以幫助他們適應生活。筆者曾應用「多元智慧」的理念,要求生物系學生在教國中生有關人體「血液細胞」這個主題時,試著透過多元智能的理念,進行分組,以不同的智能的戲劇扮演方式呈現白血球、細菌、皮膚傷口和血小板間之關係與功能,戲劇的情節如下:
兩個蓋著大張全開報紙的學生(扮演皮膚)出現在舞臺上。突然間,另一個穿著黑色衣服的學生(扮演細菌)衝向報紙,報紙破裂(皮膚受傷),然後另一個穿著白色衣服的學生(扮演白血球)出現與細菌對抗,在一場混亂中兩者都死了。接著,穿紅色衣服的學生(血小板)出現,將在地上白血球與細菌的屍體抓起,並用其修補被撕裂的報紙(皮膚上的傷口),在整個呈現過程中,不同音樂的韻律配合戲劇中不同角色,並且有旁白說明。
  這樣的多元呈現涵蓋學生的情意層面。首先,此主題的內容知識可以完全被理解,因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艱深概念,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經驗融在一起,而產生了某種意義,而能產生某種情意與認知平衡,此大有助於生活問題的解決能力與生活調適。即戲劇中所呈現的課程(細菌與白血球間的戰鬥及血小板的角色)可以提供學生對其日常生活調適的啟發。因此,教授關於血細胞的知識不只是焦點,傳達生活情境的意涵更為重要。

三、數學教師所能做的事
  多元智慧的理念也可用在數學教學。在傳統教學上,教師可能會在數學課上透過簡單方程式的意義介紹、基於建構主義的邏輯過程,或者是發現學習的模式,來教數學的方程式〔如「等加級數方程式」計算阿拉伯數字,從1234...10的和等於55,其方程式為:(首項+末項)項數,再除以2〕。雖然這些方法是基本的,它們全部可達到幫助學生更瞭解方程式的目的,但方程式與學生情意生活仍然有距離。在臺灣高山區的數學教師使用兩種性別的類比來詮釋方程式,提供了更具啟發性的例子。在右邊的從中間開始呈現的數字代表女性(即:678910),由左到中間的數字代表了男性(即:12345)。根據德國數學家高斯(Gauss)的解答方式,要教導學生透過計算11029384756,每單項和皆為11,而共有5次(10個數字除2),所以總合是51155,然後老師展現給學生的分析如下:
用男性或女性的語氣,我(男性)走向你(女性)一步,你也走向我一步;我們彼此聯合(加總)的步伐,跟其他的步伐一樣。用我們合作的步伐,達到最有效的結合。我們彼此一步一步接近,彼此省了一半的路程,不多也不少。

  像這種詩歌似的呈現,可以用更多的語言智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並提供學生對方程式有更深沉的理解。對那些擁有音樂智能的學生而言,教學者也可以鼓勵他們在結合數字時做有韻律的語調,並透過附有韻文的詩製造出一個特別的語調來呈現方程式。經由所謂的「方程式之歌」,學生可以完全理解並欣賞數學方程式。透過伴隨男性─女性關係分析的作業,學生可以有機會以他們的情意來回顧或反芻。若所有數學方程式皆以詩、音樂、戲劇等方式呈現,對學生的情意平衡將大有助益。

四、語言教師所能做的事
  對非英語系英語學習者而言,處理英文句法對學生和教師都是挑戰。以子句結構為例,多數教師可能會透過不同的傳統教學法(如溝通教學法或聽說教學法等),強調知識層面(定義、功能和每個子句結構的位置)。有關英文句法的文化背景,是最常被忽略的,但卻也是學生最應該經歷的部分,而多元智慧呈現方式可以將之彌補。但似乎更具架構性的方法,則是將日常生活事件(像是人際互動)整合融入整個過程。請見下面教室中情境的例子:
  為了呈現三種獨立的子句,也就是名詞子句、形容詞子句與副詞子句,可透過語言學的形式,教師讓三個學生(每個各扮演3種子句中的其中一種)做獨白,描述子句的特性,能用詩的型態呈現更佳。
  透過音樂形式,呈現每種子句架構,可以要求具備音樂智能的學生以子句的特性,替每個子句做出配音,只要每一個子句出現,就會伴隨著音樂。
  透過邏輯或數學形式呈現每種子句架構,可以要求具備數學智能的學生,寫出任何邏輯規則或方程式,並彼此分享在課堂上成果。
  為了提供日常生活情境的角度(內省調適),要求具備內省智能的學生寫出有三種不同角色的戲劇,這三種個別的子句會是三種學生可能會遇到的角色的典型。
  再一次強調,在教授課程時,學科的主題是手段而非目的,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能理解知識面,並同時獲得更多日常生活事件的想法以及問題解決能力。這就是Reigeluth1983)的「應用文體技巧」,在此架構下,知識(記憶訊息)、理解關係和應用技巧是在課程指導中應用文體技巧的中心。我們相信教師可以成為諮商者,因為在任何課程學科背後的脈絡邏輯,與學生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脈絡邏輯是相通的。

五、教師兼諮商者之教學
  如同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將此句話以更寬廣的角度來看,教師就像是學生一樣,也可以一直在教學本身的過程中受益並學習。一個成功的教學工作並不只是教好任何一個特定科目(這只是教學的一個起始點,必須考量使其成為一個達到成功生活與成長的終極目標之手段),而是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生日常生活調適與生存的能力。透過教師兼諮商者為導向的教學,老師與學生都可在認知上及情意上獲益。就如同大約在三千年前,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圍繞著石頭坐在樹下,在一來一往的對話過程中,他們談論的不僅是哲學,同時也包含了生活的藝術。



參考書目
Buhler, W.K. (1981). Gauss: A Biographical Study. Berlin.
Chain, Ki-po (1988). The Biography of Han, Yue.  Peiking: China Book store.
Gardner, H. (1991). The unschooled mind: How children think and how schools should teach. New York: Basic Books.
Reigeluth, C. M. (1983).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Hillsid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