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清廢科舉析論教育制度改革

撰文◎黃瀞瑩(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壹、前言
  台灣教育制度改革近年不斷持續地進行著,以高等教育為例,每年牽涉到近10萬名高中生,未來的大學入學考試改革最為受到矚目。台灣的大學入學制度自一九五四年至九○年代初期,大致是採用統一考試、統一分發的大學聯招制度。一九八九年「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簡稱大考中心)的成立為聯考改革在歷史上跨出了第一步。一九九二年提出「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期間經過多次的討論、修訂與部分採行後,於二○○二年正式全面實施,這使得傳統大學聯招制度就此畫下句點。大學入學制度改採多元入學方案,甄選入學與考試分發制度成為兩大主要升學管道,然而計畫的實施引發許多爭議,太複雜、多錢入學、不公平等批評聲浪不斷,而其中的主要原因為:制度改革速度太快、配套措施尚未完備。多元入學方案自實施以來,制度內容的變更太過於頻繁,幾乎是年年改,造成家長與考生的不安,亦引發社會爭議,此為目前台灣地區大學入學制度所面臨之最大問題。

  教育制度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而進行調整,確實是必要的,然改革進程採用漸進式或革命式卻不斷的受到討論,本文將採晚清廢科舉為例,以作為吾人的參考之用,希冀能對現代教育有所啟發。爰此,本文首先探究晚清廢科舉之過程,其次為晚清廢科舉之因素,最後則為晚清廢科舉之影響,而提出對於教育制度改革之啟示。

貳、晚清廢科舉之過程
  科舉是清代主要的取士方式,清代的科舉乃承襲了明代的制度,再依本朝的需求做些微的調整,使得以更為完備(清史稿校註編篡小組,1986)。晚清廢除科舉並非一時之事,是由改革、漸廢,到立廢,清朝歷代皇帝在位時幾乎都有針對科舉進行改革的提議,康熙二年(1663)為最早提出改革科舉,初期主要針對考試內容進行修訂,增加其他科別,又或是建議廢八股文。當時有改科舉、廢八股之聲,然執政者則認為,歷朝歷代選才制度皆有利弊,故科舉制度並非廢除而是需要革新(清史稿校註編撰小組,1986)。此階段清朝的國勢尚屬興盛,主要針對科舉本身制度的缺失進行改革,但並未受到廣大的重視。
  從鴉片戰爭到光緒十三年(1887),這時的科舉改革發展到另一個階段,除具體指出科舉的缺失之外,並提出相關因應之道(梁啟超,2005)。對於改革所提出的建議均以實際需求作為出發點,符合時代趨勢。這時期科舉改革最具代表的人物為馮桂芬,他是鴉片戰爭爆發同年(1840)的榜眼,從科舉入仕而批評此制度更是令人注目,其在〈改科舉議〉中,提出當時科舉的流弊,並主張加深考試內容的難度,其所指的難度為:應使學生能自由發揮其思想、才學與心性,而廢除八股文取士。並在〈採西學議〉中提出相關建議,其建議主要慮及當時中國的整體環境(馮桂芬,1967)。此階段科舉改革之聲引發大量的討論,並且大多針對時下弊端提出相關建議,惟遺憾的是並未受到執政者的重視。
  光緒十三年(1887),清政府接納科舉考試內容可選擇加考西學,此為科舉考試近代改革的發端,然此時清朝政府尚無意積極改革科舉。
  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戰爭的失利,中國仿如大夢初醒,朝野遂有較深的體悟,開始有大動作的改革,例如:設立官書局、學堂等。光緒二十三年(1897)開始,針對科舉不斷的頒布相關政策,戊戌新政下對於科舉制度開始有較多的變通之道。庚子事變(1900)後,開始出現廢除科舉的聲音(周愚文,2001),且朝中大臣對科舉廢止的態度顯然轉為積極。光緒二十七年(1901)五月,湖廣總督張之洞主張科舉與學堂並存,但科舉取士之額需逐漸遞減,將其原有名額併入新式學堂中,並設計一套科舉功名與學堂畢業生的對應法則,附生、廩生、貢生、舉人、進士分別對應於小學、中學、高等學校、大學畢業生。並且慈禧宣布自光緒二十八年(1902)起廢止八股文取士,八股文的廢除使人民認為科舉的廢除已經是勢在必行(張之洞,1963)。光緒二十九年(1903)三月之後,陸續提出且強調遞減科舉,注重學堂(沈桐生,1969),此議受到慈禧太后的認同,並比照辦理(朱壽朋,1958)。此外,不斷有廢除科舉需求的提議,但亦有持反對意見者,最終慈禧接受了廢除科舉的提議,並預計從光緒三十二年(1906)開始實施,朝廷預計以十年的時間漸廢科舉,採用「分三次減盡」的方式,使有舊功名的士人,陸續完全進入新式西學堂就讀,十年後國家人才將完全得之於學堂的理想,規劃十年的時間使科舉得以正式停廢。然而原先所規劃好的進程,卻遭受到發生在中國領土的日俄戰爭所破壞,清政府對於他國在自己領地戰爭竟持中立態度,加重了朝野對政府的不信任,隨即在光緒三十一年八月四日(190592日),再次提議立即廢科舉以推廣學校,清廷同意立即停廢科舉,自光緒三十二年(1906)起一律停止。在中國實施長達一三○○年的取士傳統,從此走向終結一途,完全廢除;而所謂的十年時間,也就化為泡影(鄭炎,1989)。
  從上述的過程看來,科舉的停廢是漸進式的,由光緒十三年(1887)科舉第一次針對考試內容進行改革開始,中間歷時十八年,若又回溯到馮桂芬提出〈改科舉議〉的時間,這中間則歷時有三十六年,但若對於要摒棄已實施長達一三○○年的舊制度,又要同時建立新的教育制度,這樣的時間究竟是足夠的抑或倉促的?
  停廢科舉歷程後期,朝廷大臣的態度越趨積極,而原本的新舊教育制度之間的緩衝計畫,也因此無法全面實行,日俄戰爭的因素影響了科舉停廢歷程後期的變化,以致朝野急迫的停廢科舉。
  在科舉尚未完全廢除之前,西式新學堂其實也並存於當時教育制度中,且有新舊互相對照的制度,而許多學子在新學堂就讀時,仍會應科舉(蔣夢麟,2000)。當科舉停廢之後,朝廷的政策與地方的舊學塾仍舊有因應之道(黃光亮,1976),
  當時的中西學堂,師資非常的差,學生經常需要一直轉學以尋求良好的讀書環境,並且課後找老師作補救學習(蔣夢麟,2000)。家長憂慮學生在新學校學習無法具有潛在性的優勢,另外在課後安排了英語學習(何炳棣,2004)。當時的教育可能造成亡國,小學堂的課程並未有完善的規劃,中學堂畢業的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學堂培養了許多不會做事又不肯做事的無業遊民(胡適,1961)。
  廢科舉之後所產生的影響包含:新學堂的高學費使得更多家庭無法負擔教育費用,原先一套《四書》、《五經》可能可以沿用好幾代,然而新式學校卻造成城鄉差距拉大,有能力接受教育的人減少,失學的人增加,知識份子分布不平均等負面情況(羅志田,2005)。
  而後晚清西方勢力挾著船堅炮利而來,中國傳統人士體認了取才制度無以應付時勢,於是有廢科舉議論出現。

參、晚清廢科舉之因素
  科舉制度在中國歷時一三○○年,歷代均對科舉有改革之聲,而清朝從改革科舉、漸廢科舉,到立廢科舉,如此大動作的對於歷來實施已久的科舉考試制度進行改革。爰此,以下將針對科舉於晚清遭到停廢的因素進行探討。科舉制度得以在中國實施長達一三○○年,其原因包含有:科舉制度幫助清代專制統制更加鞏固;清代統治者透過考試制度達到化民成俗的目的;科舉考試制度係採公開競爭的形式,提供社會上下階層流動的可能性,有助於社會與政治的穩定;科舉制度確也曾取出良才,在整體社會未受到較大的衝擊前,固有制度便一直延續使用(王德昭,1988)。而科舉制度最常受到批評的問題為「八股文取士」,八股文取士容易使學生僅流於空言,而士子為因應科舉考試採用捷徑的方式,只挑選所謂的時文選本進行閱讀,就連經典《四書》、《五經》均棄之於一旁,考試成為最終目標,原有學習目的盡失(劭懿辰,1972)。然科舉考試並非只考八股文,為何廢除八股文成為眾矢之的,其原因乃在於學習八股文具有相當的難度,常有人不遠千里拜師學藝,耗費精力,然這對於當時內憂外患不斷的清朝而言,已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鄭觀應,1965)。此外,到了清末,八股文考試已經實施了近五百年,八股文始終以《四書》、《五經》作為命題,出題者為避免重複出題,預防猜題的行為,導致出題方向偏頗,而考生為能吸引閱卷者的目光,盡蒐冷僻詞句,八股文考試費時費力,不符時用,方向偏頗,實為人所詬病(劉海峰、李兵,2004)。通過科舉的難度眾所皆知,然一旦步上青雲,則有顯達機會,這當中不乏無所不用其極之人,每每發生科場舞弊事件,清政府亦設立了許多嚴密的規定,然端從這樣的現象即可看出,政府嚴加規定,舞弊事件仍舊不斷,顯示士風低下,而清政府致力於嚴密的規定力求考試的公平性,卻也限制了考生的想法,導致僵化、腐敗,這也是改革科舉之需求(清史稿校註編撰小組,1986)。此外,科舉制度為人詬病之處尚有:通過科舉所取之士可能不識世務,於是不得不任用幕僚,然而幕僚素質不一,愛主愛民、蠹政害民皆有之,光緒二十七年(1901)慈禧遂下令革除此項弊端(覺羅勒德洪,1964)。此外,科舉制度完整程序多達十二場考試,進士平均年齡三十三歲(張仲禮,1998),耗費大量的成本於其中,又若未通過科舉考試者還得常常進入環境不佳的貢院,可說是苦不堪言。科舉考試制度需要耗費相當大的成本,然所取之士卻也不見得符合當時社會需要,科舉改革演變至最後採取激烈態度實有原因及其必要性。

肆、晚清廢科舉之影響
  科舉制度歷時千年以來,在清朝達到了巔峰,但也因此加重了讀書人的負擔。清朝的科舉制度,延續於明朝而來,再依其需要調整至完備。此外,考場環境不佳及八股文擾人,也都為時人所詬病,故科舉制度本身的流弊,亦是遭受廢除的原因。晚清步入衰亡之際,行使千年的科舉也在短短三十六年的時間內逐漸結束。造成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除了科舉制度本身的流弊之外,尚因環境變遷所致,清朝無力抵抗外力壓迫,回歸人才培養的問題,因此廢除科舉,改立西式新學堂。即便科舉制度有種種的弊端,但仍不減當時人民對於科舉的重視,並沒有因為時代的動盪及即將面臨的科舉廢除等問題而受到影響,人民與清政府面對環境改變仍採以消極的態度應對。
  改革之後的前途發展確實受到環境的影響,發展並不順遂,然而因應時代變遷的因素,卻有不同於以往多元的出路,利弊均涵蓋於其中。在發展過程中,約有四分之三沒落於變遷的時代中,這邊所顯示的是並不是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得以轉換,主要問題在於無法適應大環境的改變,但仍有少數調適良好,表現出色者。
  而中下階層傳統知識份子中,少部分進入到西式新學堂就讀,就此政策而言,晚清疏散至西式新學堂的政策,實可以看到成效,畢業後,使得以在各領域中發揮所長,雖然從學校畢業者失業、為升學者比率亦不少,其中又包含了當時環境動盪、教育經費不足導致學校質量不佳的影響,新式教育甫成立,亦產生了許多問題,但仍舊描繪出一教育雛型。
  另有少數科舉出身的傳統知識份子進入學校任教,然而這些人在當時卻經常被批評為素質不佳,總而言之,西式新學堂承載著數量龐大的傳統知識份子,包括在學堂中就讀者、任教師者,以及職員。又擔任私塾塾師亦有相當數量,因此發現大概約三分之一的中、下階層傳統知識份子,其在科舉廢除後亦有確定的出路,其餘三分之二者,其在科舉廢除後,可能逐漸沒落。
  科舉廢除後,新時代的來臨,無法適應者仍佔多數,但事實上,無論何種層級傳統知識份子,皆受到科舉廢除後環境種種變化的影響。而晚清以來,政府欲以西式新學堂取代科舉取士的政策,此階段似並未達到,但此並非指廢除科舉代以學校是一錯誤政策,畢竟廢除科舉是時勢所趨,而新式教育在此階段仍有加強的空間。廢科舉、設學校所產生的問題,最主要的因素應是新舊教育制度之間無良好銜接所導致,故不能說是科舉廢的太快,而是新制度建立的太慢。
  但另一方面,此階段的教育也奠定了以後發展的基礎,往後包括現在的台灣,學校發展方向也依循此階段。另外,廢除科舉後,知識份子已有更多元的發展,甚至已稍微呈現專業分工的趨勢,這當然不能完全歸功於廢科舉、設學校,而可能是因為時勢與環境的變化,需各式專業人才,但廢除科舉的確是一重要分水嶺。

伍、啟示
  綜上所述,當舊有教育制度必須廢除時,對於新的教育制度必須要有完善的規劃與配套,晚清將實施了一三○○年的科舉制度全面廢止,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取而代之,然而此一新制度卻是時人所完全不熟悉的,並且新制度並未達到時人的期許。歷史無法重來,但得已作為現今教育制度改革的借鏡,以下將針對未來教育制度改革提出相關啟示。
  甲午戰爭失利之後,清政府開始注意到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對於教育的投入逐漸增加,然而在質量上均有待加強,其主要原因為教育經費不足所導致,故教育制度欲變革,充足的教育經費是改革成功必要條件之一。科舉考試制度在中國實施歷來已久,就晚清科舉制度實施情況而言,科舉制度不僅僅只是一項考試取材的制度,已發展出一套龐大且根深蒂固的系統,包含官學系統與私學等,而學校也都是配合著科舉考試制度因運而生。換句話說,科舉制度已自行建立自己的一套系統,且士子甚或是人民也與之共生,當它在極短的時程內遭到廢除,此不僅是制度本身遭廢,而是連其整個系統皆被拋棄,但另一方面,替代制度卻沒立刻銜接,種種問題隨即產生。
  然而科舉考試制度在選拔人才的功能上,並沒有問題,其屢遭人所詬病的是考試科目、考試文體與考試次數,因考試次數多,歷時長,士子一生皆投入於其中。八股文艱澀、不易學習,又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且《四書》、《五經》無以應付當時國家局勢。事實上,科舉考試制度所需要改革的是,就其考試內容進行調整與修正,並透過相關學習管道進行教育,藉由公平的科舉選才,以達清政府富強的目的,然而當時的當權者並未看到故有制度的優勢,轉而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開設西式新學堂,投入大量成本於其中,又無法具有時效性以符合當時社會需求。可以顯見,教育制度需要隨著時代、環境的不同而改變,然而改變、變革必須是有計畫性的,保留故有的優勢,加入適宜的新元素,實能在新舊制度之間有良好的轉化與銜接。
  同樣地,在培育人才的部分,亦不能完全捨棄舊有人才,即便時代不同、制度改變,借用舊有制度所培育出的人才,進行再教育,相較於未有基礎者,重頭教育的學習者而言,勢必能夠收得更佳的學習速率與成效。在新舊制度的轉換之際,受重視者,進行再教育,後續的發展與表現良好,然而未能適應者,即在這個轉變的時代中沒落,實屬可惜。在教育制度改革中,不論漸進式抑或革命式,均為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乃在於完善的規劃與配套。



參考書目
王德昭(1988)。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朱壽朋(1958)。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
何炳棣(2004)。讀史閱世六十年。台北:允晨文化。
劭懿辰(1972)。儀宋堂後記。載於葛士濬(主編),皇朝經世文續編。台北:文海
沈桐生(1969)。光緒政要。台北︰文海出版社。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
胡適(1961)。歸國雜感。胡適文存第一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張之洞(1963)。張文襄公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張仲禮(1998)。中國紳士關于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梁啟超(2005)。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1986)。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
黃光亮(1976)。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
馮桂芬(1967) 。校邠廬抗議。台北︰學海出版社。
劉海峰、李兵(2004)。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蔣夢麟(2000)。西潮。台北︰金楓。
鄭炎(1989)。一九零五年廢科舉論。史學月刊66470
鄭觀應(1965)。盛世危言。台灣:學術出版社。
羅志田(2005)。數千年中大舉動─科舉制的廢及其部分社會後果。二十一世紀評論,總八十九期,1927。香港。
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一)。台北:華文。
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六)。台北:華文。
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七)。台北:華文。

覺羅勒德洪(1964)。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八)。台北:華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