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補救教學問題之探討

撰文◎陳明(補教名師)


壹、前言
  為了保障弱勢學生學習權,促進教育機會均等,教育部2007年推動「精緻國民教育發展方案」,希望透過推動教育優先區、攜手課後扶助等計畫,提供弱勢低成就學生補救教育的機會,以彌補期學業上的落差(曾柏瑜,2008)。且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國中學生將可免經升學考試直接進入高中(職)或五專就讀,為避免產生因無升學考試而導致學生基本學力下降的疑慮。教育部自102年起,將攜手計畫與教育優先區學習輔導整合成「國中小補救教學方案」,以協助所有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教育部宣誓將投入9.2億元經費於攜手計畫,103年則增加到12億元經費,預估有逾20萬名落後學生參與(國語日報,2012)。然而,上述教育部一連串的補教學方案精進措施,是否能真正達成上述目標也有一些不同意見,唐淑華(2013)認為「補救教學」絕不等同於「攜手計畫」或「教育優先區」等現今學習輔導模式,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落後程度來設計不同的補救方案。

  而近幾年,除了政府機關所提供補救教學課輔服務外,更有許多民間、宗教團體提供的課輔計畫,例如:永齡希望小學、博幼基金會課輔計畫、聯電暨竹大播撒希望種籽課輔計畫、新希望基金會的小太陽計畫與東光計畫等民間企業與基金會亦加入國民中小學的課後學習輔導的行列。尤其永齡希望小學提出「窮不能窮教育」與「讓學生帶希望回家」等訴求,期許經由課後學習輔導的正向學習經驗,讓弱勢學生轉「弱」為「強」(鄭勝耀,2013)。未來103年推動十二年國教後,高中/高職的升學方式將以免試入學為主,同一個學校甚至同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其差異情形將變得更為明顯。因此探討「公益團體課輔方案」對現今中小學補救教學的影響,亦可以做為未來十二年國教學習保證機制的參考。是以本文將就前述「公益團體課輔方案」在現今中小學的現況加以分類,並介紹永齡希望小學中正教學研發中心的數學補救教學運作模式,提供未來十二年國教進行弱勢學生與補救教學之參考。

貳、公益團體的課輔方案之現況
  近幾年來,有許多公益部門的基金會、宗教團體,都投入服務弱勢學童協助,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提供課後的課業輔導。蔡珮津(2012)從網路上搜尋各種課輔計畫並參考林妙玲(2008)所提到的民間課輔計畫,進行整理,並加以分析其狀況,其結果內容歸納如下表:(蔡珮津,2012
【表 公益團體課輔計畫一覽表】
計畫
名稱

社區潛能
開發班
(中興保全文教
基金會)
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高雄縣飛揚褔利服務協會
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
(基督教救助協會)
TVBS
課輔計畫
TVBS關懷臺灣文教
基金會)
東光計畫&小太陽計畫
(新希望基金會)
播撒希望
種子方案
(聯華電子文教
基金會)
永齡希望
小學計畫
(永齡
基金會)
小秀才學堂
(臺灣
心會)
啟動
時間

1998
2002
2003
2004
2006
2006
2005
2007
2007
服務
地區

臺北市
宜蘭縣
北中南及澎湖
高雄市
1919服務中心所在地
新竹縣
臺東;北中南
新竹臺南
全臺18所大專院校所在地區
全臺各地
服務
據點

2
11

148
12


260
120
服務
對象
弱勢
低成就







年平均學生數

100
2523
338
2465
353
800
1000
4032
2500
師資
來源


大專生部落家長
義工

大專生
團體成員
大專生
現職教師
儲備教師
大專生
合格教師
服務
內容
作業
指導


補救
課程







各類
才藝






其他

資料來源:蔡珮津(2012

一、除「永齡希望小學」、「小秀才學堂」以現職教師擔任課輔教師為主外,其他方案則會募集大專生為主要的課輔教師。
二、各種計畫的服務區域雖各有不同,但在有大學的地區,會募集大專生為主要的課輔教師,例如:TVBS課輔計畫(新竹地區)、播撒希望種子方案(新竹、臺南地區)、博幼基金會(南投地區);但較偏遠的地區,則以部落的家長或團體裡的成員,擔任課輔教師,例如:東光計畫&小太陽計畫、博幼基金會。
三、公益團體的課輔師資以大專生或團體成員為主,這類型的課輔教師大多未接受過專業且完整的教育訓練,因此,課輔時主要能提供的是陪伴與協助,服務的內容主要是作業指導、課後照顧與才藝學習活動。
四、「博幼基金會」與「永齡希望小學」的服務內容為補救教學,因此,「博幼基金會」與「永齡希望小學」也有自行發展外加式的補救教學教材,做為補救教學之用。
博幼基金會以英文、數學補救教學為主,針對每位學生做前測,掌握學童的英數程度,如果程度只有國小三年級,就從三年級的練習本開始做起,老師則以學生程度進行教學,為了讓每一位課輔學生都能得到足夠的指導時間,一班僅有68人。(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2011
永齡希望小學的補救教學則包含國語、英文、數學,一班約68人,以程度相近的學生成一班,由老師一起進行教學,再保留部分時間讓學生配合能力自行學習。
五、另外從服務的規模來看,這些課輔計畫的服務範圍大多鎖定單一或少數的縣(市),僅有基督教救助協會「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永齡基金會「永齡希望小學」、臺灣心會「小秀才學堂」的服務據點遍布全臺灣各個區域,而「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一年服務量約2,400位學童;「永齡希望小學」一年則約6,000位學童;「小秀才學堂」一期的服務量約2,500位學童,所以從服務數量與地區來看,「永齡希望小學」的服務範圍及數量皆多於其他方案。

參、永齡希望小學中正教學研發中心補救教學的內涵
一、永齡希望小學成立的緣起
  2006422日,於內湖的鴻海科技園區,鴻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先生啟動了以協助弱勢學習學童的課業輔導為主軸的教育工程─「永齡希望小學」。之所以踏入弱勢學童課輔的計畫領域,源自於郭台銘先生深受李家同教授因921大地震後為南投地區弱勢學童付出的關懷與實際的行動所感動,以及認同李教授倡導「窮困孩子的唯一希望來自教育,為了不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期待透過課業輔導,致力於讓知識帶希望回家的願景,藉以提昇窮孩子未來競爭力」的理念,因而長期贊助由李教授主導之博幼基金會於南投的課輔教學工作,以及新建工程及電腦設備的援助。經過多年的贊助,永齡亦透過慈善公益的訪視以及社會觀察,深刻體會都市的弱勢家庭與學童,在高消費與競爭力強的都會區,其經濟條件相對弱勢的家庭,其實更需要協助與支持,於是永齡思考著如何將於偏遠地區的服務經驗,複製並移植到都會地區。(永齡教育基金會,2008
  因此,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陸續在20062008年之間,辦理多項課輔服務,甚至在2007年成立「永齡希望小學」,以推動弱勢學童課業輔導,希望有效協助孩童解決學習問題、減少學習落差,並輔以品格教育及心理輔導的全人關懷,達到教育脫貧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於20075月開始與海洋大學、輔仁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中正大學、屏東教育大學、臺東大學、東華大學、花蓮教育大學等9所大專院校與臺北縣教師會及世界展望會合作成立「永齡希望小學」;發展至2012年,永齡希望小學共有20所分校,每年服務超過6,000名學童。(永齡教育基金會,2012

二、永齡希望小學中正教學研發中心補救教學規劃
  「永齡希望小學中正教學研發中心」一直以來針對國小數學科課輔教學教材教法進行研發與實驗的工作,該中心從課輔教學實踐經驗上出發,有系統地解決弱勢學生的數學學習問題。該中心的運作主要有三大方向,一為針對弱勢學生數學補救教學的研究,分析弱勢學生數學學習的迷思與建構有效數學學習的鷹架;二是發展數學補救教學相關的專業資源與系統;三是弱勢學生數學補救師資培訓、認證與輔導。以下分別敘述之:(鄭勝耀,201322
弱勢學生數學補救教學的研究:
該中心由分析弱勢學生數學學習的迷思,進而針對學生的迷思概念建構有效數學學習的鷹架。內容包括:
進行學生數學學習歷程分析與鷹架建構,找出最佳的弱勢學生數學補救教學系統,包括釐清弱勢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迷思觀念、發展數學課輔教材、發展不同師資系統的課輔模式與電子書包等。
發展一套符合弱勢學生數學補救教學的教材與教法。包含篩選低成就、診斷、選擇教材、執行補救教學及評估成效等歷程。
發展數學補救教學的專業資源與系統:
數學補救教材的研發,包含學生數學補救教材、課輔教師手冊、數學學習補助教具與數學學習評量等。此外,透過教材等相關資源的建立,進而在建置數學補救教學資源網,供相關單位使用。
弱勢學生數學補救師資培訓、認證與輔導:
該中心從數學領域的補救師資培訓開始,從中發展數學補救師資認證系統,並建立數學補救教學的輔導支援系統,達到培訓、認證與輔導持續循環的補救教學機制。其運作方式,先培養各分校數學指導員,一方面支援各分校之數學補救教學教師的培訓課程,另一方面繼續發展各式閱讀理解教學策略的教學示範錄影帶。關於弱勢學生數學補救師資培訓、認證與輔導的相關機制,能夠有效建立系統的補救教學資源。
弱勢學生數學補救教學成效分析:
為進一步確認永齡希望小學數學補救教學的成效,自2009年起結合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與評量組(TASA)合作進行成就評量測驗分析,主要以四年級為檢測範圍,診斷永齡學童在全國數學的學習能力概況,提供各分校進行補救教學的方向與教學建議,作為補救教學效益的評估。整體而言,皆有參與施測的五、六年級永齡學童,在四年級的數學能力平均表現上,皆低於平均數250分的水準。但就從PR值來看,前測時,平均數為224.88分,對應之PR值為31,亦即學童能贏過全國31%的人;後測時,平均數為240.31分,對應之PR值為42,亦即學童能贏過全國42%的人。可以看出學童在後測的平均表現有提昇。
  上述有關「永齡希望小學中正教學研發中心」以「專業補救教學研究」為發展核心,首先分析弱勢學生學習的迷思與建構有效數學學習的鷹架;再者數學補救教材的研發與數學補救教學資源網的建立;弱勢學生數學補救師資培訓、認證與輔導,系統地建立數學領域補救教學的教育專業工作。(鄭勝耀,201324

肆、對十二年國教補救教學制度的啟示(代結論)
  在臺灣目前的公益團體課輔方案中,永齡希望小學的補救教學服務有其獨特性,不管在服務的規模、提供的資源與訓練等面向,都有完整的系統,在公益團體的課輔中並不常見,因此進一步瞭解永齡希望小學的補救教學模式,有助於地方及中央政府在未來十二年國教的教育決策與課輔執行的參考。其對十二年國教補救教學制度的啟示有:

一、應加強對不同弱勢學生補救教學的研究,落實「多層次補救教學」之理念
  十二年國教需以「多層次補救教學」的觀點來重新省思補救教學,則老師除了進行課後的第二層級補救教學之外,更應該在課堂中積極關注那些需要第一層級補救教學的學生,如此方可有效協助學習落後者。尤其十二年國教之後,免試入學的升學方式將可降低課業競爭的壓力,老師的趕課壓力也可獲得紓減,屆時老師將會有更多餘裕在課堂中進行第一層級的補救教學,因此教學現場更應改變「補救教學」等於「攜手計畫」的觀念才是,而真正落實「多層次補救教學」的理念(唐淑華,2013)。教師須根據個別學生的差異,來設計一套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及教法,透過診斷與評量瞭解學生的學習情形與問題所在,再進行補救教學課程的統整,以提昇學生在認知與情意上的學習效果。因此,補救教學之策略是以學習者本身個別的學習狀況來調整適用的,但也因學習者本身學習情形較為不佳,對於教材單元之的設計掌握以及如何使其精熟練習並進行個別化的指導,也成為補救教學策略運用上的重點。

二、積極發展補救教學的專業資源與系統
  教育主管當局宜委託相當研究單位進行十二年國教各年級及各學科補救教材的研發,包含學生補救教材、課輔教師手冊、學習補助教具與學習評量等。此外,透過教材等相關資源的建立,進而在建置十二年國教各學科補救教學資源網,供十二年國教各級學校使用。

三、強化弱勢學生補救師資培訓、認證與輔導
  教育部於102年已規劃「補救教學師資專業知能」、「補救教學師資研習講師培訓」以及「補救教學師資督導與支援網路」等三項措施來建構完善的「補救教學師資培訓系統」,這種從中發展補救師資認證系統,並建立補救教學的輔導支援系統,達到培訓、認證與輔導持續循環的補救教學機制,其運作方式可以參考永齡希望小學之模式,先培養各分校指導員,一方面支援各分校之補救教學教師的培訓課程,另一方面繼續發展各式閱讀理解教學策略的教學示範錄影帶。
  欲落實弱勢關懷、弭平學習落差之理念,絕非僅靠課後補救教學即可達成,更需學校及教師們於日常教學之努力,敏銳覺察並瞭解學生學習成就低落之原因,及早給予學生學習上適切之協助,同時注重學習方法與態度之培養。最後,十二年國教補教教學如落實「因材施教」、推動有效的因應差異之教學方法、建立全面學習支援系統、建立不同層次教師專業知能、提供足夠支援、以及標準的專業的篩選與評量等措施相信一定會獲得學生、家長、教師的大力支持。



參考書目
永齡教育基金會(2008)。永齡希望小學專刊(第二期)。臺北:永齡教育基金會。
永齡教育基金會(2012)。永齡希望小學101學年度執行報告。臺北:永齡教育基金會。
林妙玲(2008)。臺灣課後照護資源總檢討:政府民間齊力20億,但仍然不足。遠見267160165
唐淑華(2013)。帶著希望的羽翼飛翔—談補救教學在十二年國教的定位與方向。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11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2011)。話說博幼課輔特色2013220日。擷取自http://www.boyo.org.tw/boyo/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
  315&Itemid=239
鄭勝耀(2013)。弱勢學生與補救教學之研究。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326
蔡佩津(2012)。淺談臺灣補救教學現況。網路社會學通訊105期。上網日期:102220日。http://www.nhu.edu.tw/~society/
國語日報(2012.11.3)。攜手、教育優先區計畫明年二合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