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現況、問題及推動策略
撰文◎黃哲彬(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股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博士)
壹、前言
近十多年來,國內外環境變化多端,在全球化浪潮與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迅速的發展下,縮短了世界各地的有形距離,打破國與國之間的藩籬,改善生活品質與延長人類壽命;同時也帶來各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均衡,加劇種族、文化、宗教、性別與經濟利益等衝突。尤其日趨嚴重的全球暖化與生態危機問題,更提醒我們必須正視生存競爭與環境永續發展之間的矛盾與挑戰。尤其我國正面臨以下國內外各項因素等挑戰。(教育部,2011)
一、全球化的挑戰與突破
21世紀是全球化時代,地球村觀念興起,人們體認到加強國際互動、增進人類福祉,是每個地球公民責無旁貸的本份。資訊科技的發展,促進了各國在政治運作、經濟行為、社會活動及資訊網絡上的依存關係,加上跨國企業、非政府組織(NGO)及非營利組織(NPO)快速發展並日趨活躍,成為國際社會重要的前進動力,不僅增進政府組織與民間機構協力關係,也導引國與國間頻繁的非正式交流互動。
二、我國社會結構的轉變
近年來,我國新移民與其子女人數則持續增加,至98年底止,新移民人數達429,495人,其子女就學人數亦達155,326人,我國人口結構正經歷另一次質與量的改變。此外,全球化也促使專業人力與教育人口在全球的流動更為廣泛、頻繁。以我國來看,98年底在臺居留的外僑人數達407,374人,98學年度在臺華語生11,612人,攻讀學位之外國學生7,764人,僑生13,869人,大陸地區教職員來臺從事文教活動人數亦達12,611人。
三、新教育的需求與承諾
21世紀的我國公民,必須具備國際觀和地球村概念,提昇國際參與跨國競爭的實力。教育體系被期待應該扮演積極角色,協助國人做好準備。在日常教育中,提倡尊重與包容跨文化的價值,教導學生懂得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與人相處,為社會奠定穩定發展的基礎。
爰此,本文先介紹國際教育之意涵,並分析中小學國際教育願景與目標,抑且針對實施現況及問題困境加以說明,最後對於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提出推動策略。
貳、國際教育之意涵
教育國際化是一個「過程」概念,教育國際化包括四個向度,分別是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學生在國外的教育國際化活動、國際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國際學生在國外的教育國際化活動。
所謂「國際教育」係指藉由國與國或是校與校等方式,透過海外留學、國際交換學生、簽訂姐妹校、國際與區域的研究,與彼此在課程、教學、政策技術等方面的支援,並藉由科技資訊或教育旅行的方式進行互動,以增進彼此間風俗民情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瞭解,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的學生,進而臻於培養國際社會、發展國際態度、培養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
|
一、教育國際化
在教育領域,「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於20世紀初開始受到重視,起初僅限於海外留學活動,後來的發展還包括國際學生、國際研究、技術支援等相關教育活動(陳佩英、陳舜芬,2006)。然而再推動「國際教育」前,首先要瞭解「教育國際化」。「教育國際化」是一個「過程」概念,教育國際化包括以下四個向度:(邱玉蟾,2011)
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
指體制內學校在校內實施國際面向課程。依據中小學課程國際化程度,從低至高又可分為「一般融入式課程」、「雙語課程」、「國際學校課程」。
學生在國外的教育國際化活動:
指學生出國留學或出國交流。一般認為出國留學或出國交流有許多益處,包括提昇外語能力、體驗海外不同文化環境的生活、深入瞭解跨文化、增進人際及溝通技巧等。
國際學生在國內的教育國際化活動:
指本國學校招收國際學生或辦理接待交流。招收國際學生或接待交流對於國家財源極有助益,因此被定義為「服務業」,並納入國際貿易協定之中,不少人直接把招收國際學生定義為國際教育。
國際學生在國外的教育國際化活動:
這類活動包括海外國際夥伴、設立國際分校、設立國際學校等。通常是國內教育機構透過各式各類夥伴關係、策略聯盟及其網絡的擴張,來提供國際學生教育與交流機會。
因此,教育國際化四個面向的活動,如課程的國際面向、雙語課程、國際交流(Inbound / Outbound)、招收國際學生、出國留學、建立海外夥伴關係等,從小學到大學皆可實施。
二、國際教育的意涵
傳統國際教育是從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而來的,依照國際主義者(Internationalist)的定義,「國際教育」就是讓學生透過上述「教育國際化」的活動與過程來達到瞭解國際社會、參與國際教育活動、發展國際態度,以促進世界秩序及福祉為目的。換言之,「國際教育」是推動「教育國際化」的目的(邱玉蟾,2011)。從整體「國際教育」來說,其基礎理念主要是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旨在通過協調各國教育文化關係、推進國際相互理解的教育和以教育共同創造人類美好未來等,在尊重民族國家主權的前提下,積極促進國際友好關係的發展,謀求永久世界和平(張明文、陳盛賢,2006)。然而,「國際教育」並非如此單純。如果仔細檢視各國近幾十年來的實踐情形,就可以發現「國際教育」並不單是「瞭解國際社會、參與國際教育活動、發展國際態度」的「國際主義理念」的體現,其中更滲入「民族主義」、「全球主義」、「世界主義」的理念在內。因此,國際教育是一種調色盤的概念,每個國家、每個教育機構、每個人在不同時期的國際教育調色盤都會呈現不一樣顏色。
是故,所謂「國際教育」係指藉由國與國或是校與校等方式,透過海外留學、國際交換學生、簽訂姐妹校、國際與區域的研究,與彼此在課程、教學、政策技術等方面的支援,並藉由科技資訊或教育旅行的方式進行互動,以增進彼此間風俗民情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瞭解,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的學生,進而臻於培養國際社會、發展國際態度、培養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
參、中小學國際教育願景與目標
願景:扎根培育21世紀國際化人才。
目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
|
依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願景與目標如下:
一、願景
中小學教育在國際化人才的培育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在中小學深耕國際教育,是我國創造競爭優勢的藍海策略,也是引領國人自信地邁向全球化新世紀的必要作為。為了做好培育國際化人才的基礎教育工作,應以「扎根培育21世紀國際化人才」為願景。
二、目標
國家認同:
國際教育應從認識自我文化出發,讓學生具有本土意識與愛國情操。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學校能透過國際文化的對照,教導學生深入瞭解自我文化的特質,認識臺灣特殊的歷史定位,體認國家在國際社會的特殊處境,並喚醒國家意識,正視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國際素養:
國際教育應循序漸進,讓學生從外語、文化及相關全球議題的學習中,產生具有國家主體的國際意識。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學校能透過國際面向課程與國際交流活動,教導中小學生理解、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接觸並認識國際及全球議題,學習跨文化溝通的知識與技巧。
全球競合力:
國際教育應提供中小學生體驗跨國學習機會,激發其跨文化比較的觀察力與反思能力。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學校能引導學生瞭解國際間競爭與合作實際運作情形,強化學生參加國際交流及國際教育活動所需的多元外語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並鼓勵學生體驗國際競爭與合作經驗,厚植邁向國際舞臺的實力。
全球責任感:
國際教育應強調對不同族群、地域、文化的尊重包容,以及對於全球的道德與責任,並提倡世界和平的價值。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學校能教導學生認識及尊重不同族群的異質文化,強調人權與永續觀念,體認世界和平的價值,並重視全球環境生態的相互依存性,從日常生活中養成生命共同體的概念,進而產生對整個地球村的責任感。
肆、實施現況
目前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現況可從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國際化等四個面向分析說明。
|
以學校本位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主要體現在課程融入、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國際化等四個面向。(教育部,2011)
一、融入課程
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的主要做法包括:「國際素材融入課程與教學」、「自編教材」、「自編學習手冊」、「自編學習單」、「辦理外語及文化教學」等。
二、國際交流
中小學國際交流的方式,包括「教育旅行」、「增進國際視野」、「國際高中生獎學金」、「境外遊學」、「姊妹校交流」、「國際志工服務」、「參與國際會議或競賽」、「教育專題訪問交流」、「英語村」、「參與網路國際交流」等。
三、教師專業成長
國際教育專業人力包括國際教育專業教師及行政支援人力二類。
四、學校國際化
辦理學校國際化共計1,644校次。其中,校園國際化佔32.9%,人力國際化14.3%,行政國際化16.1%,學習國際化20.1%,課程國際化7.5%,建立國際夥伴關係9.1%。
除上述中小學推動國際教育現況外,目前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沒有一個專門專職的組織來推動國際教育,雖然仍有中小學在進行國際教育的交流,但是大多屬於單打獨鬥,遇到問題孤立無門,最後只能草草結束。但還是有些縣(市)自己提出自己國際教育的措施,例如桃園縣,當前桃園縣國際教育在初等教育上較具有特色的措施有三,分別是:首創低年級的國際教育課程;是最早訂定國際教育要點的縣(市);並即將完成國際英語村(張明文、陳盛賢,2006)。而我國未來計畫將推動國中小國際教育的組織訂為「國際教育中心」,並以「國際教育中心」為核心,經由教育部指導與支援,尚有大專院校、民間組織與縣(市)教育局處的支援,以促進中心運行,並從北中南東各選出高中職、國中與國小各一所做為種子團隊以進行發展,可以看出國小國際教育推展架構的基本架構。
伍、問題與困境
學校推動國際教育可分為實施內容與實施條件,分別說明:
實施內容: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國際化。
實施條件:專責人力、經費補助、師資培訓、社區資源、弱勢關懷、欠缺普查。
我國推動國際教育之問題與困境,依照CIPP模式,可從背景、輸入、過程、產出等四階段加以分析說明。
|
從實施內容看出,學校推動國際教育,大多集中在國際交流面向,融入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國際化三個面向相對不足,有失衡現象。國際教育在若干縣(市)或學校雖然實施有年,但是,由於缺乏具體績效目標引導,各校做法及認知差異極大,導致知識無法累積,經驗無法傳承,實施成效難以比較評估。而且,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無從具體瞭解學校實施國際教育的差異與困難,學校則難以瞭解目標的進展及需要加強之處。整體而言,政府及學校在具體行動方面較為不足,其中又以國中階段的參與度最低。以下從實施內容與實施條件分別說明。(教育部,2011)
一、實施內容方面─深度與廣度不足
融入課程:
國際意識或全球概念雖已列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內涵,但仍缺乏整體的課程目標與系統的課程規劃。國際教育的內容或主題大多出現在英語(或外語)與社會領域或科目,尚未普遍融入各領域或科目。
國際交流:
大部分國際交流活動仍無法與國際教育課程目標緊密結合,以致活動效益大減。此外,進行的國際交流的活動偏重在極少數國家,固有其語言、經濟、地理及歷史淵源等因素,但是長期發展的結果,恐將造成國人國際觀的偏狹。
教師專業成長:
中小學教師所具備的外語能力與國際素養不一,且以全國比例看,多數教師都未參與國際教育專業訓練。中小學教師所需的國際教育專業知能及涉及的知識領域甚廣,現有教師的專業研習課程內容則較為狹隘,且欠缺完整的課程規劃與教師認證機制。
學校國際化:
學校國際化是推動國際教育的基礎建設,惟目前中小學的學校國際化,大多聚焦在校園國際化與學習國際化;在行政國際化、人力國際化、課程國際化、建立國際夥伴關係等項目的推動尚不足,且學校辦理的國際教育活動,未能充分與學校國際化目標結合,難以建立長期推展國際教育的軟硬體機制。
二、實施條件方面─資源不足與支援欠缺
專責人力方面:
中央與地方推動組織架構尚不明確,缺乏縱向聯繫與橫向協調。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未臻完備。中央與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缺乏推動資訊平臺與績效評估機制,學校則缺乏推動國際教育的專責編制與行政人力。
經費補助方面:
中央及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未能就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各項工作編列完整專案經費,且學校推動國際教育的經費極為有限。
師資培訓方面:
中小學國際教育師資嚴重不足;師資培育單位未將國際教育納入課程內涵。師資在職研習課程未能完整規劃,且進修機會不足。對辦理研習的學校而言,則缺乏全國性國際教育專業人才網絡及就近諮詢輔導機制。
社區資源方面:
中央與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未能有效整合駐外單位、大專院校、民間組織與私人企業等國際教育人力與經費資源共同推動。
弱勢關懷方面:
目前國際教育之實施採學校自願和政府指派為原則,結果大多集中在都會地區學校或私立學校實施,未能顧及弱勢學生。
欠缺普查機制:
目前國際教育之實施欠缺較為客觀的全國性調查機制,以致對於實施現況的質與量難以掌握與追蹤,對於績效目標是否達成亦欠缺評估之客觀標準。
除教育部公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指出中小學國際教育推動困境外,已有相關研究同樣指出我國在國際教育推動上的問題與困境,如武文瑛(2006)國際教育合作企畫操作之省思與建議;饒達欽、徐昌慧、饒嫚琳(2006)臺灣技職教育國際化之發展與前瞻;劉永順(2006)及李思範(2010)臺灣推動高中職學生國際教育旅行的現況與展望,將其我國在推動國際教育推動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困境,依照CIPP模式整理成下表,從表中可以發現我國在推動國際教育時,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尤其在輸入與過程部分有著更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表 我國推動國際教育之問題與困境】
階段
|
問題與困境
|
背景
|
合作政治學未予列入考量
合作文化差異過大
|
輸入
|
規劃稍欠嚴謹,準備略嫌倉促
資訊來源不足
經費來源不足
行政支援力量不足
教授與學生參與意願不高
|
過程
|
學分與學歷之認證仍有待加強
凝聚共識不易、跨單位整合不足
合作主體不夠明確
合作進程沒有具體協議
合作項目似嫌繁複
|
產出
|
參訪國家地區過度集中
實施計畫未完全符合教育目標
|
綜上所述,我國對於國際教育探討的文獻相當少,僅能針對已有資料進行說明與推論,對於國際教育交流上課程實施與學生學習方面實際的研究更是缺乏,並在國小的國際教育推展方面尚未有實際完整的推動組織。
陸、推動策略
中小學推動國際教育策略:
強化國際教育的深度:學校本位,四軌並進,從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國際化分別論述。
增進國際教育的廣度:全球視野,擴大向度,從地理區域之增廣、國際知能之增廣分別論述。
我國推動國際教育之問題與困境依照CIPP模式,可從背景、輸入、過程、產出等四階段加以分析說明。
|
有鑑於過去中小學辦理國際教育與交流的內涵及對象較為偏狹,現階段推動國際教育應該提高政策位階,就我國特殊歷史背景、多元文化特質、國家安全、外交與經貿發展等因素綜合考量,以加強國際教育的深度,並擴大國際教育的廣度。(教育部,2011)
一、強化國際教育的深度─學校本位,四軌並進
融入課程:
分別依據高中職及國中、國小的課程需求,逐步研發相關課程、教材及教學模式,鼓勵學校教師將國際議題、外語及文化學習等融入課程,達成培育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的目標。據此,國際教育課程與教材之研發不止牽涉人力、專業、時間,同時也需要足夠經費。仿效先進國家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協力推動,一方面由上而下,由教育部統籌國際教育課程及教材的開發與推廣;另一方面由下而上,以經費補助方式鼓勵各校進行相關課程及教學活動,擴大學習之地理區域與國際知能,確保國際教育目標之達成。
國際交流:
中小學國際交流的推動重點在於鼓勵國內教師及學生與國外進行交流。目前我國中小學國際交流的方式已經非常多元,未來重點應著重提昇交流的品質,透過交流活動的設計來引導學生進行國際理解,發展國際能力,最終目標仍在養成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一方面由上而下,由教育部開發有效的國際交流模式來加以宣導及推廣;另一方面由下而上,將國際面向的學習融入交流活動中,以經費補助方式引導學校擴大交流區域與國際知能向度,確保國際教育目標之達成。
教師專業成長:
中小學的行政人員需具備處理國際事務的概念與能力,中小學教師則需具備發展國際教育課程及教材的能力。為有效推動國際教育,由教育部統籌規劃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建立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及認證機制,鼓勵教師參與研習及認證。一方面由上而下,由教育部定期辦理研習,支援所有學校長期推動所需之專業人力;另一方面由下而上,以經費補助方式鼓勵中小學結合社區內其他學校,共同邀請國際教育專家辦理,以滿足若干學校積極培育人力之需求。
學校國際化:
學校國際化指學校配合學校國際教育的方向及重點,營造利於推動國際教育的軟、硬體環境。學校國際化包括:校園國際化、人力國際化、學習國際化、行政國際化、課程國際化、建立國際夥伴關係等六個方面。一方面由上而下,由教育部研訂學校國際化的各項指標,進行宣導及推廣;另一方面由下而上,以經費補助方式,鼓勵各校以學校國際教育實際狀況為起點,配合融入課程、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的重點,逐年落實這六方面工作。
二、增進國際教育的廣度─全球視野,擴大向度
地理區域之增廣:
擴大認識與我國關係密切的區域與國家,透過深入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化、歷史、藝術、政治、經濟、社會等,瞭解我國與這些區域及國家間的關係,以及我國在全球的定位,以培養寬廣的世界觀。
國際知能之增廣:
擴大學習關鍵的國際知能,從全球意識、跨文化認知、全球智能及全球行動力等國際教育內涵,設計課程及教學活動,為培育全方位的國際知能奠定基礎。
三、學校辦理國際教育注意事項
除上述各項推動策略外,學校推動國際教育時仍須注意以下事項:(邱玉蟾,2011)
學校是行動者(主角),教育部/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協助者(配角)。
學校以自願參與為原則,「中小學國際教育中心」是服務窗口。
學校應由校長帶團先行參加教育部主辦的「國際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研習(初階及進階)」,以便建立正確國際教育觀念,並瞭解如何推動學校本位計畫。
學校需提計畫申請補助,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負責審查計畫與經費核撥。
學校辦理國際教育主要是跟自己比較,績效評估將採多元方式:
Input(進步)獎:
以學校為單位,看每年辦理活動內容(質與量)的成長情形。
Outcome(進步)獎:
以學校為單位,看每年活動成果(以國際教育目標與策略為指標)的進步情形。
優良獎(卓越):
以學校為單位,開放由學校自行報名競爭或由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推薦。
計畫執行獎(品質):
以教育主管行政機關為單位,看計畫進度與經費執行情形。
柒、結語
面臨時代的變遷,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將是另一波教育改革的重點。因此,在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2011)特別指出期望透過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努力可獲致以下成果:
一、加速國際接軌的腳步
國際教育扎根政策的實施,將提昇中小學教育國際內涵的深度與廣度,協助學校逐年建構國際化的學用環境,有效提昇中小學教育與海外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二、孕育和諧多元文化社會
國際教育扎根政策的實施,將提倡多元文化的價值,讓學生體驗並實踐跨文化溝通的意義與方法,堅實奠定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
三、提昇新世代人才品質
國際教育扎根政策的實施,將引入國際面向的學習能量,強化學生的國際知識、技能與國家使命感,大幅提昇我國新世紀國民的國際競爭力。
教育部正在推動的國際教育是屬於所有中小學生的,如果能善用資源也不一定需要花大錢。此外,國際教育可以融入到各種科目中學習,教師專業社群也可依國際教育進行探究及專業成長;再者,103年即將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亦是一個重要推動契機。國際教育除可配合十二年一貫課程推動外,在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等措施下,學校為發展優質、特色學校,自然會將國際教育放在政策推動之一,因此,若能由下而上所有學校願意一起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發展將指日可待。
參考書目
李思範(2010)。國小階段國際教育之個案研究─以果園國小與風城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武文瑛(2006)。國際教育合作企畫操作之省思與建議。教師之友,47,45~53。
邱玉蟾(2011)。學校推動國際教育應有的認識。取自:http://web.fg.tp.edu.tw/~tispa/blog/epaper/02/word/d2-3.pdf
張明文、陳盛賢(2006)。桃園縣初等教育國際化及其政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1,63~78。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臺北:作者。
陳佩英、陳舜芬(2006)。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1,109~132。
劉永順(2006)。臺灣推動高中職學生國際教育旅行的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1,37~46。
饒達欽、徐昌慧、饒嫚琳(2006)。臺灣技職教育國際化之發展與前瞻。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1,17~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