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面面觀
撰文◎黃哲彬(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博士班研究生)
壹、前言
|
邇來,有專家學者對於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量尺及等化程序的缺失提出針砭,這也引起社會大眾對於基本學力測驗實施及量尺分數諸多疑問和惴惴不安。首先我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源起係伴隨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理念而來。最早在民國85
年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當中提及,在帶好每位學生方面,應該要積極的研究學生基本的學力,用來提供學校對新生做學力鑑定,以便能夠實行補救教學措施或是將不適合學生轉介特殊班或其他學校。爾後教育部遂於民國87年7月正式公布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同年9月公布高級職業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並委託臺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以三年時間研究發展基本學力測驗,並自90學年度起正式實施(劉約蘭,2004)。爰此,本文首先針對基本學力測驗之理論基礎暨意涵提出說明,抑且分析我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至今所引發之爭議,並提出改進策略,俾供有關機關參酌。
貳、基本學力測驗之理論基礎暨意涵
|
瞭解基本學力測驗之理論基礎:
多元智慧理論。
多元入學方案。
瞭解基本學力測驗之意涵:
基本學力測驗的意義。
基本學力測驗的特性:標準化、可比較、一年多試且一試多用、能力導向、對教學有良性。
|
基本學力測驗的理論基礎係與多元智慧理論及多元入學方案息息相關。是故,以下針對這兩者對基本學力測驗之影響予以闡述外,並進而論及其意涵。
一、理論基礎
多元智慧理論(張春興,1996;羅曉雯,2002):
Gardner(1983)提出多元智慧(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理論,認為傳統智慧理論所界定智力僅止於書本知識的學習能力,故給予「智慧」不同於以往的解釋,其將智慧定義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創作不同文化所重視的作品的能力。Gardner(1983)認為多元智慧包含以下的智能:
語文智慧(linguistic
intelligence):係指學習與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邏輯數學智慧(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係指數學運算邏輯思維推理的能力。
音樂智慧(musical intelligence):係指對音樂節奏之欣賞及表達的能力。
肢體—動覺智慧(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係指支配肢體以完成精密作業的能力。
視覺—空間智慧(spatial intelligence):係指憑知覺辨識距離判定方向的能力。
人際智慧(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係指與人交往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
內省智慧(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係指認識自己並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自然觀察者智慧(naturalist
intelligence):一個自然觀察者能夠表現出他辨認及分類生活環境中各種的物種。
存在智慧(existential
intelligence):係指在這無窮無盡的宇宙間給自己定位的能力,以及探知存在的價值,如在尋找生命的重要性、死亡的意義、身體和心理世界的最終命運、以及愛人或沈浸在藝術領域內的種種深奧經驗中結合給自己定位的能力。
事實上,多元智慧理論強調「行行出狀元」、「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觀念,重視學生適性教育,而正與基本學力測驗的理想是在打破升學主義的迷思,讓教學回歸正常化,讓學生能夠發展不同的個別潛力等觀念不謀而合。尤其在過去的聯招制度下,學生憑著聯招分數作為進入高中的依據,聯招受到升學主義的影響,間接影響教師教學方式,造成教學偏差,更嚴重的是使得學生潛能無法發展。現今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著重評量學生的基本學力,配合多元入學方案,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未來入學管道,對導引國中教學正常化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多元入學方案(教育部,2006;黃達,2006):
臺灣四十多年來,教育現場由於升學問題,所引發的教育亂象,直言之,即招生、考試與教學三者混為一談(林世華,1998)。於是乎教育部在民國87年據《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而提出12項《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其中多元入學方案是暢通升學管道的作為。至此之後先後檢討教改行動方案,迄今一直持續著(教育部,2002)。其主要內涵特色如下:
多元入學方案目標:
多元評量學生學習成就,使學生適性發展,以培養五育並重之國民。
重視學生之學習歷程,尊重學生之性向及興趣,以激勵學生之向學動機。
輔導高中及高職(以下簡稱高中職)辦理招生,提供學生多元入學途徑,以建立符合學校及學生需要之入學制度。
結合社區資源發展學校特色,引導國中畢業生就近升學。
招生方式:
甄選入學:提供各類資賦優異學生、具有特殊才能或性向學生入學。實施方式如下:以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為甄選條件,不採計在校學科成績;各校應配合招生之科、班性質參採學生在校藝能表現、綜合表現或特殊才能等,另各校應採計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之寫作測驗分數,作為報名資格條件或加分條件;各校應視實際需要就實驗、口試、小論文、實作、表演或術科等項選擇辦理,但不得加考任何學科紙筆測驗。
申請入學:提供對有特色之學校或科別具有興趣之學生就近入學鄰近高中職或直升入學,以落實高中職社區化。實施方式如下:學生限向國中三年級學籍所在地招生區聯合申請入學委員會提出申請;國民中學學生依各校所訂條件,自行向欲就讀之學校或聯合申請入學委員會提出申請,另各校應採計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之寫作測驗分數,作為報名資格條件或加分條件;各校以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為申請條件,並得擇一至二科加權計分;各校應參採學生之在校成績(限直升入學及自學方案)、優良品德、綜合表現或特殊事蹟等。
登記分發入學:以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含寫作測驗分數)為分發依據,不得加權計分;學生應以當年度一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分數完整使用,並應於報名參加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時,選擇登記分發區。
多元入學方案除了改進原有的聯招制度,建立符合教育多元性的入學方式外,最主要是讓學生有選擇的權力,可以依自身的情況選擇入學方式,學校也能藉此發展自身特色。其中基本學力測驗只是在評量學生學習基礎能力,以作為能力通過之門檻,同時也重視學生學科能力以外的其他表現,這也使得基本學力測驗非單一而係多元,且評量選擇上非菁英而更能貼近普羅學生。
二、意涵
意義:
在瞭解基本學力測驗的定義前,須先瞭解基本學力的意義。林世華(2000)研究認為,「基本學力」從層次的面向來討論,「基本」指的是基礎的、核心且重要的,並非是高深的、外圍的或枝微末節的;從「範圍」的面向來看,指完整的、周延的,並非偏狹的或殘缺的。「學力」並非一出生就具有,而是經過學習之後,所表現出的為學、待人和處事的能力。鍾任琴和王保進(1996)整理指出,中英文裡有6個較為接近此概念者,分別是學習能力(learning
ability)、學習結果(learning
outcomes)、學習表現(learning
performance)、基本能力(basic
skill)、基本學術能力(basic
academic skill)與最低能力(minimum
competence)。王逸慧(2001)研究整理指出,基本學力為學生經過特定時間學校教育後所獲得的普通能力,而這種能力對提昇學習成就、參與工作組織與適應社會生活是不可或缺的。羅曉雯(2002)研究認為基本學力係指學生在參與過特定時間的學校教育所獲得的能夠幫助之後面對社會、工作、學習都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綜合以上學者的闡述,可知基本學力測驗係指學習者經由一項標準化之測驗後,可瞭解學習者在學校接受教育之後是否臻於預期教育目標及結果。
特性(劉約蘭,2004;羅曉雯,2002):
標準化: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是標準化測驗,各科測驗結果以「量尺分數」表示。量尺分數是透過統計方法,由答對題數轉換而來,基測的量尺分數每科都設定在1~60分,分數愈高,代表該科能力愈好。
可比較:因測驗的分數分為60個等級,對於所有考生而言,故不同考生參加不同次別測驗所得到的分數可以互相比較。
一年多試且一試多用: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主要使用在多元入學的三個管道,分別是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和登記分發入學,且每年考兩次,並擇優使用某一次測驗分數,而測驗分數可供高中職及五專入學參採之用,以避免一試定終身且降低學生的考試壓力。
能力導向: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主要在測驗學生在國中階段求學的歷程當中所習得的基本能力與未來發展潛能,而命題方向偏重於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有所幫助之基礎、核心、重要的知識。
對教學有良性: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設計原則是在引導教師教學正常化,培養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和發展學生潛能,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
參、我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之爭議
|
瞭解我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之爭議: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屬性模糊。
彈性採計在學表現及成績上的爭議。
考試依然領導教學而升學壓力仍未減輕。
試題本身是否仍有城鄉文化偏差等疑義。
|
我國自90學年度起實施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至今,已具有不少問題及爭議。職此,以下針對較具代表性爭議問題茲予分述之(王逸慧,2001;劉約蘭,2004)。
一、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屬性模糊
測驗分數的解釋通常有兩種,一是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測驗,另一是標準參照(criterion-referenced)測驗。前者較著重於個人與團體的比較,其要選擇較能區分個別差異的題目,且分數變異性要達到最大,而後者則著重於個人與既定標準相較,其題目的特徵與前者相反(郭生玉,1996)。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主要係衡鑑學生是否具備基本能力,其本質應為檢定而非學生團體地位的比較,故應屬於常模參照測驗,強調學生應藉由基本學力測驗檢視自己的學習成果並儘快將自己未精熟的部分臻於精熟。然而,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試題常遭受到過度簡單的批評,其實就其預設的測驗目標而言,試題難度或屬正常,但在目前現行體制中,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不得不陷入「入學考試」之窘境。
二、彈性採計在學表現及成績上的爭議
依據「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目前僅申請入學參採學生在學成績,且限直升入學。未來教育部規劃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時,申請入學比率將會提高,屆時是否採計在學表現及成績將會引發爭議,尤其所呈現出的比例、評分公平性、校際間分數移轉等問題仍尚待釐清,亦有可能成為未來實施之阻力。
三、考試依然領導教學而升學壓力仍未減輕
考試領導教學自科舉以降,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積習,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實施原意希望導正教師教學,並使學生快樂學習。然基本學力測驗實施至今,師生家長依舊不斷猜題,揣測基本學力測驗的命題方向,各科教師也為因應基本學力測驗評量重點,調整本身教學方法。故實施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後,對於消除校際間的排名效益不大,尤其對於明星學校而言,其理由強調各校應發展特色並提出國中相關科目加權計分或設定最低錄取標準,致使錄取門檻提高,明星學校最終仍會收到素質較佳的學生。因為如此,產生對基本學力測驗過度練習與補習等情形依然發生,造成學生升學壓力並未減輕。
四、試題本身是否仍有城鄉文化偏差等疑義
根據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後,學校教師旋即反應試題雖著重於生活化與能力導向,但城鄉之間生活體驗本來就不一,故城鄉差距及地區性的試題不可避免將會產生爭議。事實上,全國一致性的考題原本較難兼顧各地區的文化差異性,若要使試題在生活化與地區化方面取得平衡,必須要審慎處理。同時,研究指出大多數的測驗專家相信測驗分數的差異反映出測驗偏誤與群體真正的差異性(Murphy&Davidshofer,
2001),故對於學生成績在城鄉之間產生的差異現象,除就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試題本身進行反省是否產生偏誤外,更應檢討教育政策與資源之規劃與執行。
肆、改進策略
|
瞭解我國基本學力測驗實施爭議之改進策略:
積極推展電腦化適性測驗。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屬性定位應採標準參照測驗。
培養教師具備多元評量知能。
正視基本學力測驗宣導的重要性。
|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實施確實有助於改善傳統聯考制度的弊端,但也衍生上述各項的爭議及問題。職此之故,本文提出以下改進策略,僅舉其犖犖大者,當可推知其餘(王逸慧,2001;劉約蘭,2004)。
一、 積極推展電腦化適性測驗
所謂電腦化適性測驗係指以電腦來輔助測驗編製、施測、計分等,其最大的特點是能針對不同能力測驗的考生及其不同的作答速度提供適合其能力作答的適當難度試題,以謀求估計考生能力的最大精確性,達成因材施測之最高理想境界(余民寧,1997);此外,實施電腦化適性測驗有節省成本、人力、縮短測驗時間及立即計分與報告成績等優點。目前新制TOEFL英語檢測則係採此法,故未來基本學力測驗的施測可採用此法進行,同時亦可在各校期末測驗實施,作為省思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重要輔助工具。為落實此法,除需有標準化題庫系統外,軟硬體設施亦所費不貲,且要推廣至各校師生採用,還須教育行政機關積極投入。
二、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屬性定位應採標準參照測驗
前已述及若要改善減少基本學力測驗不公平的爭議,仍宜採用多種測驗並採標準參照測驗方式進行,否則基本學力測驗非但不能消降升學壓力,更無法真正選出具有基本學力及發展潛能的學生進入適合的學校。故基本學力測驗可先訂定一個通過參照標準,如考生在測驗尚未通過或部分通過該標準,亦即表示未達到下一階段所需具備的基礎,所以該生仍需要接受下次或來年的基本學力測驗,直到全數科目通過為止,如此可避免學生淪為考試的附庸,且使學生能具備一定水準的能力。
三、培養教師具備多元評量知能
傳統紙筆測驗有其方便、節省人力及成本等優點,但此測驗有忽視學習主體、重視結果甚於過程,及窄化人的思維等缺失。因此,實施基本學力測驗分發入學時,不論是否採計在校表現,評量方式應採多樣化,如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及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等。也唯有教師具備多元評量知能,方能逐漸擺脫對於傳統紙筆測驗的依賴,而基本學力測驗的成效才能予以彰顯。
四、正視基本學力測驗宣導的重要性
基本學力測驗若實施不佳除影響學生外,亦會引起各種利害關係人(如教師、學校、家長、教育行政機關及社會大眾等)對其積極關注。然基本學力測驗實施迄今,多數人對其仍不甚瞭解,進而方有學者批判時才引起多數人之質疑。誠如學者質疑沒參加第二次國中基測的考生,在「擇優分數」的政策下,會造成登記分發的名次大幅滑落嗎?針對此疑問,研發基本學力測驗的臺師大心測中心也提出回應,強調在第二次基測,有些考生進步,有些考生退步,在「擇優分數」的政策下,退步的考生可以選擇第一次的分數,所以沒有參加第二次的考生在「擇優分數」的政策下,登記分發的名次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不過影響的幅度視考區報考第二次的人數比例和考生分數所在的區間,不一而足。根據心測中心的數據統計,以95年為例,平均滑落名次,少則8名、9名,絕大部分考區在400名以下,唯一超過1,000名的是基北區,名次滑落多少的重要性遠不如對分發結果的影響。故從本年度(96年)報考二次基測之人數不如預期多的結果,可推知學校從過去經驗中也可以瞭解到名次滑落現象對大多數考生實際志願選擇的衝擊有限(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工作推動委員會,2007)。由此可知,若是開始推展政策時具有完善的回應及宣導,相信可減少此類的爭議。職此,建議可採政策行銷(education
policy market)在推展各項政策之前。所謂政策行銷係指政府機關及人員採取有效的行銷策略及方法,促使內部執行人員及外部服務對象,對研議中或已形成之公共政策產生共識或共鳴的動態過程;其目的在於增加政策執行成功的機率、提高國家競爭力,達成為公共謀福利的目標(吳定,2003)。因此,如舉行說明會或記者招待會;舉辦展覽會;製作廣告、手冊等宣傳品;透過各種媒體宣導、舉辦大規模民意調查;透過電子網路行銷等,均是政府推動政策時最好的行銷手法,如此以避免眾人對基本學力測驗之疑慮。
伍、結語
|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實施迄今確實有其利弊得失與限制之處,然如今眾人對於基本學力測驗之題型與題目有所質疑之同時,也應回歸當初實施基本學力測驗之目的,即降低升學壓力,讓學生獲得基本能力且適性發展。職此,首先學校教師及家長宜合作教導學生如何面對升學壓力的態度與方法,而非一味地改變評量方式。其次對於城鄉差距影響學生基本學力測驗上的表現,除應檢討試題之外,背後經濟的因素亦可能是問題的關鍵,故提高教育優先區的補助及弱勢族群的補救教學,可能是防止該問題繼續惡化的方式之一。最後則在即將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際,也應讓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發揮原本判定「基本學力」之功能,並鼓勵每所高中職都能發揮特色,方可促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正常發展(余民寧,2006)。
參考書目
王逸慧(2001)。九年一貫課程基本能力評量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逸慧(2001)。基本學力測驗之實施: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9(1),15-31。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余民寧(2006)。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使用量尺分數之檢討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68,63-77。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國立空大。
林世華(1998)。跨世紀的測驗計畫。飛揚,1。
林世華(2000)。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發展計畫。教師天地,109,4-8。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工作推動委員會(2007)。臺灣師大心測中心對「國中基測量尺和等化程序」之說明暨相關疑義的回應。2007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教育部(2002)。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實錄:新思考、新行動、心願景。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臺北:作者。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
黃達(2006)。教育改革十年研析:教育政策篇。教育趨勢導報,18,127-141。
劉約蘭(2004)。測驗的社會功能與影響-間論對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省思。中等教育,55(2),136-154。
鍾任琴與王保進(1995)。國民小學社會科基本學科能力建構指標。邁向21世紀我國中小學課程革新與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羅曉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Gardner ,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Y:Basic Books.
Murphy, K. R., & Davidshofer, C. O., (2001). Psychological testing: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